阅读历史 |

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没多久后有衙门的人赶到,陈逾瑾和裴南湛站到一旁。

两位剑沾鲜血的少年儿郎,有了第一次正式的相识,他们均双手作揖,以礼相待:

“在下裴南湛。”

“在下陈逾瑾。”

“有幸与君相识。”

……

陈知韵随着阿娘回府后,便跟着阿娘去看望生病的二伯母。二伯母高热已经退去,今日人已经是清醒的。

她见到陈知韵和宋氏来了后,首先开口便是道歉昨日未能去迎接她们回府。大家都知道她并不是有意摆谱,只是真的生病了。

大家都能理解,因此并没有人怪二伯母。

阿娘反倒还安稳了一番二伯母,多年后再相见的两位妯娌交谈,让二伯母的眉间的忧愁倒是少了不少。

两人交谈完,阿娘才想起将灿灿给忽略了。

阿娘重新介绍了一番灿灿,灿灿给二伯母行礼,甜甜唤着二伯母。

二伯母拉着她的手,仔细盯着她看感慨道:“我也一直想给小五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如今瞧见灿灿才知道,小五对妹妹的执念如何而来的。”

“这么水灵又好看的姑娘,弟妹好福气,儿女双全。”二伯母说着便给陈知韵塞了个羊脂玉的镯子,眼眶却红了起来。

陈知韵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收二伯母的见面礼,阿娘忙拿着帕子给二伯母擦眼泪,“圆娘这可哭不得,病中伤身。灿灿去唤二伯母的贴身丫鬟打盆热水来。”

府中自有丫鬟能使唤,阿娘这是让她出去,她和二伯母有话要说。

陈知韵收下二伯母见面礼后便退出去了,在她退出房中的过程中,还隐约听到二伯母的抽泣声;“我想生也无能无力,他个整日不着家的……我连他是生是死都难料……”

她唤了个丫鬟去找二伯母的贴身丫鬟打盆热水,她回望二伯母的屋子,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最终都汇聚成一句:

一个想生不能生,一个想生没人生,一个能生不想生。

这是陈家三房现状,大伯母生三哥的时候伤了身子不能再生,阿娘儿女双全也不愿再生,二叔母膝下虽然有两个哥儿却还想要个孩子,不论是个哥儿还是姐儿。

瞧见阿娘一时半会抽不开身,陈知韵便先回去了,她从苏州带来了不少物件需要重新清点纳册入库整理。再过几日还要和阿娘、钱姨娘去查看京城的铺子、庄子的经营情况。

她一回到院子,福满便迎了上来。

“小姐,老夫人那边来人了,说是给小姐从宫中请的姑姑。”

陈知韵听后眼皮子一跳,她祖母有这个能耐从宫中请到教习姑姑吗?这其中大伯母估计出力不少,毕竟大伯母是户部尚书之女。

“先去见见宫中来的姑姑。”

陈知韵先去西厢房见过这位从宫里来的姑姑,因刚搬来京城,陈知韵还没收拾妥当。故两人只是交谈了一阵子,确定好每日教习时间后,她便先离开了。

等一日杂七杂八的事情忙下来,已经是下午了。陈知韵开着窗,在案桌上提着笔将从苏州带来的物件纳册、核实。

福满看着天色不早了,提醒道:“小姐该去接五公子了。”

陈知韵核对无误后,她放下笔:“不急,且等着吧。而且我也没说要去哪里接小五。”

福满疑惑了,不解小姐何出此言。

陈知韵刚说完就有小厮禀报:“六姑娘,五公子派人传话让您今日不必去书院门口接他了。”

“我知道了,退下吧。”

福满睁大了眼睛表示她的惊讶:“小姐真是料事如神!”

陈知韵莞尔一笑没有多说,她带着人往厨房去了,她要亲自下厨为阿爹和阿兄做今晚的晚膳。

她熟练地报上菜名,厨房里下人们开始分工忙活。陈知韵只做三道阿爹和阿兄最喜欢吃的菜肴,余下吩咐厨房各做一道阿娘、钱姨娘、烂烂喜欢吃的菜肴。

晚膳差不多忙活完,陈知韵便回房沐浴更衣,重新梳妆打扮后去陈府的大门处等阿爹阿兄归来。

她来得巧,恰巧碰上了阿娘和钱氏牵着烂烂迎面走来。

烂烂一瞧见陈知韵便奶声奶气唤了一声:“阿姊。”

陈知韵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阿娘,钱姨娘还有烂烂,都是来等阿爹和阿兄回家的吗?”

烂烂扬起圆润的小脸,“姨娘说了,今日是阿爹和兄长来京城上朝和上学的第一日,烂烂要去门口迎接阿爹和兄长。”

宋氏夸赞烂烂,“曦驾话说得越来越顺溜,可以给他请个夫子了。”

烂烂大名陈曦驾。

陈府三房正等在大门里等候闲谈,陈府门口已有一辆马车缓缓驶入,大家停止了交谈。陈知韵瞧见阿爹脸色铁青的从马车上下来,没有瞧见大伯父。

这倒也是说得通,因为大伯父是武职,阿爹是文职,下值未必能遇得见。

陈逸均在瞧见门口等候的妻儿们,脸上的阴霾一扫而过。为官多年,每日下值后,他不愿带着一张臭脸回家。

陈知韵:“阿爹今日辛苦了,女儿特地为您做了您最喜爱的‘冰镇辣毛豆’,保证清爽可口。”

陈逸均听了连赞三声‘好好好’,他从来不把公家事的情绪带给妻儿。

有一辆马车停在了陈家门口,不过这是一辆带有裴字旗的马车。

据她所知,这条巷子住的裴氏家族只有那么一家,陈知韵下意识摸着发髻上的饰品是否戴的端正。

河东裴氏,马车里坐的是你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