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疹(2 / 2)

加入书签

常平低着头,不敢多言,小心翼翼道:“陛下还是要以龙体为重。”

皇帝依旧愣愣看着烛火,不置一词。

“陛下,请移驾吧。”

“朕已经从宫里移到了这里,如今连朕的妻子和兄弟都染了时疫,朕还能躲去哪儿?”皇帝的眸中尽是阴冷,杀机骤现,“有人想把这里的人一网打尽,朕若跑了,只怕还得追过来。”

“可,皇后娘娘还指着陛下呢。”常平叹道。

“温泉宫有多少御医?”

“十人。”

皇帝轻轻颔首,迅速做出决断,“越王和阿施感染时疫一事,禁止走漏风声。留两个御医在龙栖殿,其余御医随院首去琅华殿。他们俩活与不活,朕自会赏罚分明。”

“是。”常平顿了顿,又道,“不过……”

“什么?”

“越王殿下已经将琅华殿宫人悉数撵出去,不让他们进去伺候,如今琅华殿里只有他和皇后娘娘二人。”

“是吗?”皇帝稍稍有些意外,出神片刻,冷笑道,“妇人之仁,随他去吧。”

“陛下当真不移驾吗?”常平终归还是担忧。

“不移。该怎么做,你去问秦院首吧。”

“是。”

龙栖殿这边有了决断,常平即刻安排下去了。

太医院院首秦时安已经五十多岁了,医术高明,在宫中当了三十年的差,侍奉了两代帝王,自然是见多识广。

见常平焦急地说皇帝不肯移驾,他倒是不吃惊。

“陛下才从京城来温泉宫,的确不宜奔波,何况去了别处,可能还不如温泉宫。”

听到秦院首这样说,常平稍稍安心,忙朝他拱手道:“主子此刻已经歇下了,主子让奴才一切都听院首的。”

说话间,温泉宫的首领太监温公公也赶了过来。

当下常平把皇帝的口谕说了一遍,秦院首也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

龙栖殿所有宫人原地待命,禁止随意出入,琅华殿原有宫人悉数送到后院,禁止与温泉宫其他人接触。

温泉宫其余宫人分成三拨,一拨跟随秦院首侍奉琅华殿,一拨跟随常平负责守护龙栖殿,剩下的所有人跟随温太监维持温泉宫的运转。

对策既定,当下众人便分头行动。

秦院首领着人将琅华殿外的石阶用滚烫的热水都冲洗了一遍,又让人沿着琅华殿外围铺了一尺来宽的生石灰。

这回皇帝摆驾温泉宫,为的是避疫,太医院这边早早做了准备,该备的东西都有,很快布置妥当。

越王和窦施然坐在殿内用膳,听着外头的动静,两个人的筷子都不曾拿起。

“我们是被团团围住了吗?”

“大概。”

初时的惊惧过后,窦施然此刻心绪平复了许多。

身上的红疹虽然触目惊心,但一点也不疼,神志也还算清醒。

幼时生病时,外婆总说,吃不下也得吃,要吃了东西病才会好。

窦施然深吸了口气,端起饭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越王本来在想着什么,见她这般举动,稍稍有些讶异。

“怎么突然吃得下了?”

“饭菜都要凉了,王爷也快些吃吧。”

越王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果然已经凉了。

对他而言,倒算不得什么,在军中什么东西没吃过。

“恐怕之后咱们都会吃这样的冷饭了。”

窦施然苦笑了一下。

吃冷饭她倒不怕,她怕得是,没机会吃饭了。

这话太不吉利,她不敢说出口。

于是转言道:“王爷身体康健,定然逢凶化吉,平安无恙。”

越王望着她,没有说话。

她明明满目愁容,还说着吉祥话奉承他。他其实不喜欢旁人对他说这些空话奉承,但是不知为何,看她这样小心翼翼的说话,他心中有点难受。

两人正吃着饭,忽然听到外头高声在喊:“越王殿下,下官是太医院院首秦时安,有事禀告殿下。”

窦施然的手指捏紧。

秦时安一直给皇帝请平安脉,他能过来,自然是皇帝的旨意。

他是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人,亦是皇帝的底牌。

他来这里,说明时疫的确还没有破解之法。

如果连秦时安治不了,那么她和越王……

窦施然望向越王,越王恰好也望过来。

“走吧,让太医瞧瞧。”

窦施然放下筷子,擦过嘴,跟着越王往外走,只是把头埋得很低。

秦院首一身粗麻衣服,脸上也亦用白布遮面,站在生石灰圈子之外,跟他们隔着一丈远。

见越王和窦施然走出来,他拱手道:“王爷。”

秦时安与窦施然算得上老熟人了,此时相见,语气没有半分变化。

窦施然郁结稍解。

“皇兄可安好?”

“王爷放心,陛下安然无恙,还命臣和太医院其余七位太医一道为王爷和夫人治疗,王爷无需担忧,臣等一定会竭尽全力。”

越王眉峰一动:“皇兄还在龙栖殿?”

“是。”秦院首道,“陛下龙体欠安,不可连日奔波。”

顿了顿,他又道:“王爷有所不知,如今外头时疫汹涌,不及温泉宫太平。太医院以做万全防备,王爷只需养好身体,无需担忧其他。”

“秦院首,这时疫如今还是无药可救?”

秦时安脸上隔着厚厚的白布,看不清表情,他只道:“臣不敢欺瞒殿下,据臣所知,有一成的人染上时疫后能够痊愈。”

一成?

也就是说,并不一定会死的?

未到绝路,她还未到绝路。

“臣听闻殿下和夫人已经发了红疹,请两位给臣看看。”

越王和窦施然拉起袖子,这时疫来势汹汹,只一顿饭的功夫,窦施然的手臂上已经增了十余个红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