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陈见采(2 / 2)

加入书签

就着这点光亮,她将灶台上烙好的饼子全部包起来,系在身上,逃出了村子。

那一年,她八岁。

每年,村里都有很多女孩不见,她认为爹和村长都不会费力找她。

事实也是如此。

十五年来,她换过很多地方生活,却执拗地没有换过名字和籍贯。

那夜是梦中的娘亲救了她,她想保留最后一点联系。

谁知却养成祸患。

若圣上派人去查,定会发现真相,到时候她顶着欺君犯上之罪,恐怕不会有好下场。

翰林院内,陈见采捧着古籍,心中想着再一次逃跑的可能性,躲得了小爹,躲得了大爹么?

当她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才发现已过了申正,院内其它人已经下值回家。

她孑然一身,已经习惯当最后一个走的人。

便起身躲入内堂,将青色官袍换回直裰常服。顺路出来盖了灯罩,关上纱窗,走出翰林院合好大门。

就在她弯腰给大门上锁的时候,一道影子靠了过来。

是一个身穿宫装的女子,看着年纪不大,神态却老成持重。

流云:“陈翰林,三公主殿下邀你一聚。”

送走大公主,又来了三公主。

陈见采正烦着,同时也不想和这些矜贵的公主们有太多牵扯,便侧身拱手道:“实在抱歉,我无意攀龙附凤,恐怕不便去见三公主。”

那宫人却嗤笑一声,问道:“是装作男子久了,才染上自恋的毛病么?”

对方语气寻常,却惊得陈见采仔细看她,想从对方的神情中解读更多。

宫人已经侧过身去,露出等候多时的马车。

流云:“请吧,陈翰林。”

……

珍味堂。

此处雕梁画栋,百味珍馐如雁阵而过,想必都是达官贵人的消费去处。

其实陈见采也已经入了“达官贵人”的行列,只是她一直过得节省,连外食都鲜有,更别说来到这种高档场合点上三五味了。

陈见采跟着那名叫流云的宫人穿过开放的花厅,上了楼后左拐右拐,才抵达一处隐秘的厢房。

门后,三公主殿下正在……煮茶。

她将茶汤和牛乳煮在一个壶内,又放入许多冰糖。

看见来人,三公主热情地打断陈见采行礼,让人快快坐到桌边。

三公主瞧着年纪比那宫人还小,没什么架子。

但陈见采不敢松懈。

她凝望那褐白色的汤,总觉得三公主那粗放的手法之下,熬煮的是她的命。

三公主搅啊搅,不断搅动着陈翰林可怜的寿元。

蓦地,那汤似乎已经大功告成,三公主倒出来一杯,放在陈见采面前。

姜狸:“这是奶茶,尝尝吧。”

见对方犹豫,姜狸又倒了两杯,给自己和流云。

陈见采见三公主捧着陶杯轻吹热气,喝了一口,一脸满足,旁边的宫人也晏然自若地喝着奶茶,便也不再推辞。

茶香包裹着醇厚的牛乳,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口齿流入肠胃。

忍不住喝下半杯,再抬头就对上三公主笑盈盈的圆脸。

陈见采不再沉迷糖分,连忙放下陶杯听候发落。

姜狸:“脚商、牙行、粮铺、书院……陈翰林的履历很丰富啊。”

见对方低头不语,姜狸决定加大夸奖的力度:“那些有大儒亲授,烧着琉璃灯、使着千金墨的世家子弟,统统考不过你,你很强。”

对方似乎无心受夸,正声问:“不知殿下是如何发现?”

发现什么?是发现她过于复杂的履历,还是她实际上是女子?

她不敢问出来。

三公主似乎也陷入到这个问题里,“嗯……也是无意间发现的,我也没想到,那日出宫游玩,竟能遇上新科状元的父亲。”

什么?

“怎么会!”陈见采大受震撼。

蜀州这么远,她漂泊了十五年,才来到京城。

那人不可能为了她凑钱进京。

一旁坐着的宫人站了起来,缓缓拉开三公主身后的屏风。

陈见采还以为屏风是个装饰,没想到后面还藏着人,她踉跄着起身,直直看向屏风后的人。

是个老翁,头发斑白,还秃了一大片,一张脸像祈雨失败的黄土地,沟壑纵横,衣裳是新的,松松覆盖在躺倒的躯干上。

一别十五年,陈见采仔仔细细打量那张老脸,随后肯定,那不是她爹。

她不解地望向三公主。

三公主仍捧着褐白色的汤,缓缓说到:“父亲都在这了,陈翰林觉得,陛下还要跟谁查证呢?”

陈见采颤动着手,指向床榻:“可这人不是……”

不是还有丽嫔娘娘吗?

三公主又给自己斟满奶茶,“娘娘不会见到兄长的,有个状元侄儿已经很足够了。”

“来年清明,记得给先父烧两炷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