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章 368一更(1 / 2)

加入书签

昭仁心于民物,广令闻于天下。

施仁于民,教导民众顺应天时而为,才是这本《昌言》之中的真正主旨。

卢植沉浮宦海数十年,也钻研经文数十年,怎么会看不出仲长统这个后起之秀的真意。

他说错话了吗?

只怕没有。

自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念便成为了两汉奏书谏言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事实上这些天灾与《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的那样,这两兄弟相携而来拜见父皇,还有着一番兄友弟恭的表现。

但随着刘宏殡天董卓入京,刘协在董卓的扶持之下登上皇位,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刻的洛阳城已让刘协觉得有些陌生,以至于在这一刻出现的记忆中人影,显得尤其的醒目。

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个人影只是刘协所幻想出来的,明明他已是个身高腿长的少年人模样,却一直落后在对方的后头一段距离。

当他拨开人群疾追而前的时候,对方却像是能轻易地穿透那些人,将他甩在身后。

直到周遭的人群逐渐变少,刘协才终于拉近了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也正是在这个距离之下,他忽然看到那个穿着道袍的身影于跑动间晃过了一缕腰坠。

那个腰坠他同样在刘辩的身上见到过。

可还没等他再看清楚些那腰坠上具体的细节,那两个孩童身影就在他的注视之下消失在了一道门扇的后头。

他连忙紧追而上。

但行到近处他便发觉,这并不是一道寻常的门。

在方才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那两个孩童吸引的时候,刘协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在追逐之间不知不觉地出现在了洛阳的宫城之下。

他们跑入的,正是那洛阳北宫。

在看清自己置身何地的时候,刘协甚至差点以为自己的确是出现了一点幻觉,而这幻觉已像是一出泡影一般与宫墙消融在了一体。

倘若他还记得他今日的目的地,也还记得自己此刻要隐瞒旧日天子身份的话,他就应当在此时转身离去,权当自己今日并没有看到过这个奇怪的画面。

但鬼使神差的,又或许是因为今日他本就处在一个神思不属的状态下,刘协迟疑了一瞬,还是朝着面前的门扇伸出了手。

这本不该当是一扇开启着的门。

在他刚抵达洛阳后此地的热心民众便提到过,乔琰在抵达洛阳后将北宫保持着停用的状态,用以表达对昔日洛阳天子的遥尊。

为了防止有人进入其中对此地造成什么破坏,当然也就应当将各处的门扇都给封锁严密。

可在他面前的这扇门,却随着他的用力而朝内打了开来。

在门内虚悬着的门锁当啷一声径直落在了地面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