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 章(1 / 2)

加入书签

一颗心扑通乱跳许久,也未见有人进来。

提着脚走回赵意南榻前,帮她重新仔细掖好棉被,这才轻手轻脚离开,回到自己府上。

青羽恰巧从书房出来,正在掩门。

“慢着。”谢邈一边说,已经来到他身边,“霍将军可回府了?”

青羽抱拳回禀:“酉时便回来了,来过书房,急冲冲的样子,似有要事与王爷商量。”

谢邈颔首。看来,他预料的不错。

“即刻叫他来见我。”

青羽正要走,谢邈突然又想起什么,再度发问:“上次你进宫查到的北夷皇子,叫什么?”

“侯莫陈韫。”

谢邈想了想,心头那点疑虑突然变得无关紧要,“罢了,先去把霍将军唤来。”

霍刚下午去了流香楼一趟,按照先前承诺,把赵意南安好的消息带给了林归。林归欣然而泣,随后取来一支白玉发簪塞进他手中,求他代为转交给赵意南。

“公主殿下替民女讨了封赏,民女无以为报。这发簪是民女及笄时,父亲赠与民女的,是民女的珍视之物。烦请霍将军一定要让公主笑纳。”

霍刚见她言辞恳切,笑了笑,十分爽快地收下了。

谁知一到卫所,他的好心情就瞬间烟消云散。

手下的将领有半数竟无故不来点卯,直到散值都未曾前来。

他气冲冲地回到王府,一路来到谢邈书房,却发现他不在里头。于是只好又怒气冲冲回了自己院里,打拳发泄。

打的气喘吁吁,正要冲了一身臭汗,准备就寝,青羽竟来了。

跟着青羽,再度来到书房,他便竖着眉毛将下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回禀谢邈。

谢邈气定神闲地坐在案几后,一面随意翻看朝报,一面等他说完。

“缺勤的将领,可是沈平旧部?”

霍刚讶异地看向谢邈,随即点头,回道:“无一例外,皆是沈平旧部。”

“上次调来的兵马,可有安插在宫禁各处?”

霍刚再度点头。

“那便好。回房歇息吧,你就当无事发生。”

翌日,谢邈拿上先帝遇刺一案的卷宗,直接去了四言堂。

小太监一见他来,忙自告奋勇去了太和殿候着,等到散朝后,随即便将赵崇领了过来。

赵崇颇不耐烦地跟着前来,一坐下,便冲谢邈说:

“靖南王有何事,快些说,皇后还等朕回去一起用膳呢。”

谢邈面无表情摊开卷宗,递给太监,让他呈给赵崇。

“先帝遇刺一案,本王查到线索,刺客实为兵部左仆射刘起的手下。”

赵崇无意翻看卷宗,不屑地问:“那又如何,刘起半年前已经死了。”

“刘起曾是勇毅侯旧部。”

赵崇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很快他又觉得此事已经结案,不必再深究。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追究下去,恐伤了勇毅侯对他的信任。

谢邈接着说,“圣上明鉴,勇毅侯如此急于要迎九公主进府,恐居心叵测,暗藏杀机。”

“宫里都是朕的人,当年父皇遇刺,那也是在郊外。难不成沈平手眼通天了不成?”

“圣上,兵部已经出了微乱。”

谢邈随即将昨日霍刚带来的消息告诉了赵崇。

赵崇不禁讶然,随即又不以为意。他认为这帮将领见他有意与沈家联姻,知道沈平即将被复用,这是他们在向沈平表忠心。他深知,他们和自己一样,对谢邈的专权不满多时。

“靖南王如此谨小慎微,为何不从自身找找原因?若勇毅侯真如你所说,他有的是机会接近朕,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幼帝心思单纯,不听劝谏,谢邈无奈,轻轻阖上眼皮。

须臾睁眼,平心静气地问他另一个问题。

“前几日本王曾看到一名宫外人士,坐着宫中车驾,招摇过市。”

“你是说北夷皇子侯莫陈韫?”

侯莫陈韫?

谢邈意识到什么,进一步确认:“此人月前曾在勇毅侯府客居过一段时日。”

“靖南王真是神通广大,如此微末之事都逃不过你的法眼啊。”赵崇不由得讽刺。

谢邈脑中那层云雾瞬间变得明晰了。

原来苏河清,便是北夷皇子,侯莫陈韫。

“藩国皇子,未经传召,私自入京,还隐姓埋名,与我朝重臣私交甚密。望圣上莫要大意。”

他知道赵崇对他早有不满,所以只能劝到这里。

眼下,唯有用其他法子,才能阻止这场婚事。

赵意南一觉睡醒,已近午时。

她迷迷糊糊记起昨晚,谢邈好像来过,她还抱着他耍了好一阵子酒疯。

青芜见她醒了,端来了洗漱的茶水。

她忙撑着床榻支起身子,问:“昨晚,可有人来过?”

青芜红着脸,垂头小声回道:“奴婢醉过去了……不过,夜里怕是不会有人来拜访吧?主子莫不是在盼着谁?”

话虽如此,不过她觉得府里的小丫头们最近懂事了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