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6章 316(1 / 2)

加入书签

李适听神迹开始讲述自己登基之后的事,整个人忽然紧张起来。

不过方才神迹说过,唐朝后面的皇帝都不错,应该也包括自己吧?

作为嫡长子的李适,看过大唐的繁华,亦经历过安史之乱。

因此李适一直有一颗光复大唐的心,他对节度使厌恶至极。

若他登基,绝不会对节度使听之任之!!

李适特别看不惯他家父皇软弱的政策,对那些不听朝堂指《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晚年昏庸,但是从目前的子孙后代来看,李隆基的确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

这三年,武则天完全按照培养帝王的标准来培养李隆基。

武则天最担心的就是李隆基飘,因此除了培养李隆基外,武则天同时加封太平为镇国公主。

有权利制衡李隆基,才不会让他发飘。

【李隆基】:什么两税法?

李隆基没有急于回答武则天提出的问题而是求问神迹什么是两税法。

【唐朝之前一直实行的是租庸调制。

所谓租庸调制度,是以人头为基准收税。

但是随着土地兼并,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土地,交不起税的他们只能逃亡成流民。

两税法则是户为户为单位收税,且以贫富分等征税,土地越多交税越多,一年收两次税。

并且交税必须要交银子,不能以粮食布匹代替。

两税法的实施充盈了唐朝的国库,但同时也触及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可以说要没有唐德宗李适的支持,两税法很难实施。】

*

阿斗没有想到这个杨炎也是个有本事的大臣,但是再有本事也不该陷害同僚。

【李隆基】:刘晏可否支持两税法?

李隆基再次提问,没想到他的心声又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

【这个史书上并没有提及,但是掌管赋税官吏却是集体反对。

这些官吏很多都是刘晏的门生,若是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刘晏应该也是反对的。】

【路人甲】:所以刘晏之死是唐德宗李适为了实行新的经济政策。

路人甲还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其实之前他也很纳闷,贤臣刘晏怎就因为一两人的诬告就被赐死。

若是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刘晏之死好似成了必然。

*

唐代宗,唐殿

“为了新政便杀能臣。”李豫看向李适,“作为皇帝果断并没错,但是半分退路不给自己留……”李豫再次叹气。

“你当真觉得你做的决定不会错?”李豫问李适。

李适没说话,起码就目前而言,他做的决策都没错,想要实行新政就必然有杀戮。

【从这几个官员的任用,咱们可以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近日光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