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324(1 / 2)

加入书签

【立有大功的大将李怀光认为此次兵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宰相卢杞和神策军使白志贞,以及提出间架税让百姓民不聊生的大臣赵赞。

于是李怀光上书要求唐德宗李适重罚这些奸臣们。

谁成想奸相卢杞立马向唐德宗李适提议,如今局势大好,应该一鼓作气让李怀光直接反攻长安,夺回首都。

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入城觐见这种事上,因为李怀光有功,但凡面圣,唐德宗李适肯定得设宴赏赐《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当初陆贽向唐德宗李适谏言后,唐德宗李适只让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的军队与李怀光分兵。】

“儿臣无能,还不听谏言。”李适不知该怎么骂自己了,忠臣的谏言自己一概不听,但是对奸臣的谏言却一一执行。

自己也未到晚年,怎么会昏庸如此……

李豫叹了一声气,他也不怪李适,到底是能力不足罢了。

好在神迹出现预示唐朝国运,知道后朝之事后,应该对李适治国有很大帮助。

起码知道哪些大臣可信,哪些不可用。

【但是李怀光此次造反却不得人心,他手下的那些士兵都是奔赴千里为了勤王而来。

或许其中有人是有造反之心的,但是李怀光步可能让所有人都跟着自己造反。

朔方左兵马使张名振当着众人面前指责李怀光,你不去攻打长安果真是要造反,如此行径自取族灭,富贵他人,我定以命与你抗争!

李怀光气恼,竟然让人把张名振给杀了…

右武锋使石演芬上谏朝堂,要求罢免李怀光的兵权,石演芬也被杀害。

随后李怀光又让他的旧将韩游瑰跟着自己造反,但是韩游瑰直接将秘信交给了唐德宗李适。

然后李怀光让自己的属下赵升鸾潜入奉天,没想到赵升鸾直接投奔了唐军主帅浑?。

眼见奉天不安全,为了防止唐德宗李适再次被困在孤城,唐德宗李适决定带着百官撤往会府梁州。】

【路人甲】:已经跑出经验来了。

李适感觉自己无言以对,但是李豫却苛责李适,此时撤退是明智的选择。

【李怀光眼见唐德宗李适跑了,他立马派出三名大将去追,但是这三人却不听命,直到唐德宗李适安全撤离,他们回去复命。

这三人自然也被罢免,由此可见李怀光让是多么不得人心,他手下基本就没有听他的。

面对如此情形,李怀光暂时退军自保,但是他手下的大将孟涉却背叛了他,转而投奔李晟。

最终李怀光终于压不住朔方军,退无可退到的李怀光上吊自杀,他的首级被他的部下送到了马燧,除带头造反的几人,其他士兵一律被赦免。

李怀光之乱被平定,朝堂的矛头对准了在长安称帝的朱?。

此时,已经到梁州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近日光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舍奸臣了,因为安史之乱后,君主和武将之间的信任全无,互相猜忌。

但凡有一点误会,君王会怀疑武将会不会反,而武将则担心君主会不会卸磨杀驴。

李治叹了一口气,君主和臣子间的信任到底该怎么维持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