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第11章 不愿虚度(2 / 2)

加入书签

  三娘听钟绍京介绍着裴?将军舞剑时的情景,只恨不能亲临其境。只不过津津有味地听完后,她又忍不住为公孙大娘说话:“您这样比对不公平。”

  舞者为什么要和将军比谁气势更足呢?

  方才那场《剑器》舞已经足够好了,全程看得三娘目眩神迷,她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舞该是怎么样的。

  钟绍京本也只是嘴硬地说上几句,听三娘认认真真跟自己掰扯起来,他便笑着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

  席上正为刚才公孙大娘那一舞热闹着,忽有一人把酒杯砸到食案上,起身在堂中大叫疾走起来,模样瞧着状若癫狂。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素来有“张颠”之称的张旭。

  贺知章见状马上吩咐左右:“快快,立刻去给伯高备好笔墨,再把我早前备好的那面屏风挪过去!”

  于是侍者数人齐齐出动,取笔的取笔、磨墨的磨墨、搬屏风的搬屏风,众仆忙碌的身影看得三娘应接不暇。

  <img src="/tmp/img/f545b7f3-da1c-4a7f-bd90-0af3850296f.jpg">

  贺知章笑道:“我们张颠要题字了。”

  贺知章擅长草隶,一张纸顶多只能写十来个字。张旭又比他更上一层楼,他擅长的是狂草,写起来突出一个“狂”字。

  尤其是他醉后所书,那更是笔画飞动,纸张根本盛不下,大多时候都是直接题墙上或者屏风上。

  你要是请他喝好酒,那得赶早把白墙或者白屏风备上,省得错过了张旭乘兴发挥的绝佳时机。

  贺知章与张旭、张若虚、包融皆出身江南东道,一度被称为“吴中四友”。他可比许多人都要了解张旭这位同乡兼忘年交,一看张旭这表现便知道他要“发作”了。

  三娘定睛看去,只见张旭一手端起盏酒仰头喝光,一手拿起笔走到屏风前。他静息几瞬,再次把手中酒盏一砸,提笔在屏风上笔走龙蛇地写了起来。

  若说钟绍京给三娘展示了最细微处的精妙变化,那张旭给三娘展示的就是落笔如有神的挥洒自如。

  <img src="/tmp/img/392984cc-7982-46bd-8178-6f35d1313df.jpg">

  字居然还能这样写!

  三娘这一天内受到的冲击,比她过去五年都要多得多。

  这对三娘而言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不管是贺知章、顾况的落笔成诗,还是公孙大娘的化身为剑??又或者是钟绍京、张旭那同样出神入化却又截然相反的两种书法,都给予她极大的震撼。

  她仿佛窥见了世间最璀璨夺目的一隅。

  这是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见识到的。

  三娘一瞬不瞬地看着张旭挥墨疾书,生怕一个错眼会错过其中一笔。

  张旭痛痛快快地写完,抬手将笔一扔,把题好的屏风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最后仰头畅声大笑起来。

  他本以为自己的书法不会再有进益,可就在刚才??就在他观舞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随着公孙大娘的舞姿起起落落。

  他不是第一次观公孙大娘跳《剑器》了,记得当时他观舞后于书法一道上便有了极大的突破。

  如今再见故人,他已不是当年还未扬名的毛头小子,而她也同样没有止步于当时的水平。哪怕容颜渐老,那矫若利剑的舞姿依然能给他许多启发。

  <img src="/tmp/img/0d871c5-d36-4751-960f-462f87a50cab.jpg">

  芸芸众生大多碌碌无为、虚度一世,而我不愿虚度!

  <img src="/tmp/img/a5a99f55-653a-4c2-b135-4897d89dbaf.jpg">

  张旭对贺知章道:“今日已尽兴,某先走了。”

  贺知章也不留他,笑着遣人送他归家去,免得他半路在哪里睡倒了。

  同为酒中豪客,贺知章在这方面可是很有经验的,记得有次他喝醉后直接栽进井里,醉醺醺地在井底睡了极凉快的一觉。

  <img src="/tmp/img/f064a66-107-4c0f-8d2a-98fbbfc0df.jp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