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26章 讨个主意(2 / 2)
李俅搔了搔后脑勺,说道:"我的东西大多都是皇祖父赐的,不可随意买卖。"
他的衣食住行都是百孙院这边置办,大多有李唐皇室的标记,他真要敢拿出去卖的话一准得挨罚。
三娘又思索了一会,才说道:"不卖也行,你可以去向圣人讨要一艘足够大的客船,挑些书放到那边去置办个临时书肆雇人过来抄书,只要他们时间充裕的话便允他们自己抄一份带走。"
李俅不解:"我要这么多书做什么?"
三娘说道:"到开春船上有了足够多的抄本,你便能命人沿着河岸卖书去了,这样既能赚到些许钱财又能叫许多读书人有便宜又可靠的抄本可读,旁人知晓了也不会嫌弃你沾了铜臭。"
李俅听后双眼熠熠发亮。
他就知道三娘肯定有办法!
不过李俅又想到一个难题:"这会儿外头天寒地冻的,会有人愿意来抄书吗?"
三娘说道:"会有的,就算是大雪天也会有的。何况如果天气不佳,你们身边那么多人不都会闲下来吗?你可以从中择选些识字的来抄书。"
三娘还把自己手头的状元书单分享给李俅。
谁会不想当状元呢!
知晓有这么一批好书免费供他们抄阅,就算是大风大雪的坏天气他们也会冒着严寒过来把书抄回去细读。
冬天江河上不好行船,那些船只在码头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李俅连连点头,认真记下三娘说的所有话后便屁颠屁颠回去研究自己的卖书大业了。
他才刚跑回百孙院,便撞上了他长兄李俨。
李俨见自家四弟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不由问道:"这么冷的天,你跑外面做什么?"
李俅说道:"我寻三娘讨主意去了。"
李俨眉头微动。
他问李俅到底讨来了什么主意。
李俅把三娘给他想的营生一股脑儿告诉他长兄。
百孙院既不缺书也不缺人,马上就可以开干了!
至于讨要客船当临时书肆什么的,寻个好时机给皇祖父讲一声应当是没问题的。
从前李俅都是没头苍蝇一样瞎胡闹,如今有了三娘给他想的营生,可不就让他干劲十足吗?
能赚几个钱不重要,哪怕是只赚了几文钱也足够让他吐气扬眉的!
李俨没料到李俅会私底下向三娘讨教这个。
他倒是知晓李俅为什么对赚钱这么执着,因为李俅那薄命的娘就是个商贾之女,生前曾因受人奚落而郁郁寡欢。李俅自小没了亲娘,偶尔听了几句难听话便记在心里。
李俅傻乎乎地听不出好话歹话,只记住了别人拿他娘说事时提及的出身,不知怎地就想学商贾赚钱去。
李唐宗室是可以入朝为官的,想当个风雅人士吟诗作画也没问题,但绝不会自甘堕落去行商贾之事。
李俨到底还小,想劝弟弟也不知该怎么劝。见他平时折腾不出什么水花来,便也没不再多言。
没想到他这个弟弟居然还晓得去找别人给他支招!
而且李俨听完整个计划,竟觉得这事能成。
卖书的事能算是做买卖吗?当然是不算数的!
李俨说道:"这个营生倒是可以试试看,不过若是皇祖父不允的话你也莫要和他犟。"
他年纪比李俅稍长那么两三岁,比李俅他们更能感受到东宫越来越艰难的处境。这种情况下他们哪怕不能给父亲长脸,也要尽量避免给东宫带来祸事。
李俅还是很听他长兄话的,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他只是憨了点,又不是真傻,怎么可能和李隆基犟?
要知道他们连像三娘那样在御前侃侃而谈都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三娘:脑壳小小,主意多多!
*
虽然晚了一点,但第三更还是来了!
果然,三更还是太勉强了啊!开始咸鱼躺.jpg
*
注:
①阿堵物:参考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
②李瑛的出身:参考《旧唐书》,他母亲赵丽妃原本是歌女舞女之类的伎人,被李隆基看上后一度宠冠后宫
李隆基:朕这一生真诚地爱过许多个女人!
-
按照记载,李瑛得过两年才改名叫李瑛,目前应该叫李鸿,但是为了方便记忆就不改来改去了,统一称李瑛就好。
李俅他们的相关记载比较少,基本都是我胡诌的私设,不用太在意
-
③提到卖书的船,就要想到隔壁
《戏明》的文崽,他下江南的时候围观过书船!【此处毫无广告痕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