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毕竟是个才六岁的孩子,先前虽然装的沉着稳重,可那是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才能如此。如今看林琅真的要发作下人,林柳冷汗都吓了出来。
“求十七爷饶了他们,我不上京了,这银子可能给刘婆婆赎身?”说罢哆哆嗦嗦的从内襟里掏出一颗银豆豆来,与银簪归在一处。
想来这应该是他全部的家当了。
他声音里满是哽咽:“刘婆婆只是好心,并没有背主的心思,求您饶了她。”
他额头磕在青石板上,咚咚作响,没两下就乌青一片。
“哥哥,我看便算了吧。”黛玉一边示意雪雁扶起林柳,一边抓住林琅的袖子向他求情,“这位嬷嬷也只是好心,并未做什么大奸大恶之事,哥哥小惩大诫就是。”
林柳像是溺水之人抓住浮木一般看向黛玉,若不是雪雁眼疾手快扶住了他,他定然又要给黛玉磕头了。
林琅嘴角微微翘起,又很快被自己压了下去:“既然妹妹替他们求情,那这次便罢了,若有人再犯,决不轻饶。”
说罢又吩咐周嬷嬷把人都带下去,一场热闹才平息了下去。
林琅的习惯是,每日用过午膳后修炼一个时辰,才开始读书。
虽然灵气稀薄又斑驳,可林琅还是得努力修炼。不单单是因为灵气洗涤过的身体百病不生,更因为只有修炼过的身体才能达到耳聪目明,甚至过目不忘之境。
黛玉便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叨扰哥哥了。”黛玉颇有些不好意思,她了解过林琅的作息,从来不会在哥哥读书时打搅。
在黛玉看来,对如今的林琅来说,没有什么比读书科举更重要的事了。
可方才周嬷嬷来她院子里回话,想起林柳的身世,黛玉便有些坐不住,生怕来晚了一些,林柳会被家里的伯父打死。
“我才知六儿过的那般艰难,周嬷嬷把他送回家中,刚出门就听到里头有骂声。”黛玉说起来还心有余悸,“好在六儿机灵转身跑了出来,他大伯还拿着棍子在后头追呢。”
黛玉自小没有经历过这些,她在家中锦衣玉食的长大,即使客居贾府,父亲尚在的情况下,也无人敢给她明着受委屈,更何况辱骂厮打。
“若不然,咱们还是带着他一块上京吧。”黛玉对本家也没什么好印象,“族中放任不管,他小小年纪迟早折在这里。”
这个时代宗族的观念根深蒂固,若不然林海出人头地之后,早就与族人撕破脸了。六儿他母亲临终前让他过不下去投奔远在上京的姨妈,想来就是知道两位大伯的性子,给儿子留下一条退路。
本以为这件事情还有得商量,黛玉正考虑怎么使出贿赂大法,没想到林琅却一口应了下来:“既然妹妹开口了,便照妹妹的意思来吧。”
说罢竟然真的让人唤了周管事进来,让他去族长那里要人。
既然要带走林柳,户籍文书之类的也自然要一并带走,不然日后有的是麻烦。他两位大伯虽然都嫌弃他是拖油瓶,可若是知道林琅要带走他,少不得一顿攀扯,由族长出面最好不过。
“人是妹妹要带走的,那便由妹妹出面安顿。”林琅看了一眼长松一口气的黛玉,指了指她长袖里的香囊,“事情我办好了,妹妹该给的好处也别忘了。”
黛玉羞恼道,“什么好处不好处的,便是哥哥不答应,我这香囊原先也是要送给哥哥的。”
说罢丢下香囊逃也似的离开了。
林琅再见到林柳,已经是晚间的时候了。兄妹二人刚用了晚膳,周管事便领了林柳进花厅。
黢黑的面容都被清洗干净,连衣裳也重新给他换了一身。林柳像是脱去一层保护他的壳子,相比于白日的镇定,他此时不安的扯着自己的衣摆,面上是肉眼可见的忐忑和害怕。
一见林琅和黛玉,林柳上前一步就要拜,黛玉连忙上前扶他起来。
入手便是细的仿佛要折了一般的手腕,黛玉声音也放轻了一些:“不要动不动就跪的,你与我们是同族更是同辈,我们家也没有动不动就跪的规矩。”
见林琅沉默,黛玉便要她表态:“哥哥,你说是不是?今日你也答应我了,要带他一道上京的。”
“我在妹妹跟前可不曾食言过。”面对黛玉,林琅露出了一丝笑意。
端着残茶的丫鬟退了下去,林琅朝林柳道:“坐下来说话。”
林柳有些拘禁,本能的挨着黛玉坐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