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旱灾(1 / 2)
伴随浩大旷远的钟声想起,在栎阳举办的考课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不仅是咸阳内史地区,还有秦国上郡、北地郡、河西走廊、西域、陇西郡、蜀郡、巴郡、南郡、洞庭郡、三川郡、上党郡、河东郡、河内郡、太原郡、雁门郡,除了新设的六个新郡之外,秦国所有郡县都有代表性物产和文化作品送来栎阳进行评比。
参观此次大赛的,除了秦国本土官员和百姓,还有他国使臣、贵族以及滞留在咸阳不肯离去的商人、游侠《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然对禾苗和百姓不友好,但河道干涸,正好大肆修修补补一番,等到干旱过去,雨水重新汇聚,这样大修后的河渠能一下用上好几年呢。
治粟内史皱眉:“这样的话,就要多征劳役了......”以秦国现在征劳役的常例,征劳役耗费的是国家存粮,在此粮荒之季,治粟内史并不想开仓。
......
各大臣都从自己的实际职务出发,献出了良策,围坐在一起的郎官们奋笔疾书,将大臣们针对此次旱灾的政策都给记录下来。
最后,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上位侧坐的安平侯。
今年关中粮荒是必然的了,秦鱼道:“诸君所献之策已十分详实,孤再添一个:仿照六国王宫兴建咸阳宫殿群”
群臣大惊,大宗正出言道:“正是粮荒在即,民力疲乏之时,此时既要疏浚渭水河道,又要兴建宫殿,同时征发这么多的劳役,会不会太过靡费?”
秦鱼纠正道:“不是只疏浚渭水,还要同时拓宽河渠,加快修建沟通泾水和北洛水的沟渠,若是当地有需要修建的田渠也可报上来,趁机加紧修建。”
“这......”
朝臣们面面相觑,但也有若有所思的,汤榆和谈鸣都同时上前一步站出,两人对视一眼,汤榆笑笑退后,将发言的机会让给了谈鸣。
谈鸣对汤榆拱手致谢,然后站出来道:“昔日齐景公时齐国也曾发生了□□,为了解决齐国此次危机,当时的齐相晏子便请求向民众发放粮粟,齐景公不许,晏子便请求为齐景公征召民夫修建楼台殿宇,此殿宇修建了整整三年,征召民夫无数,让齐国庶民渡过了那次饥荒。臣斗胆猜测,安平侯是想借先贤之法,借用赋闲在家的民力,为大王修建殿宇,为秦国兴修水利,这样,黔首有粮吃,有工做,就不会聚众斗殴,国家就可平稳,于此同时,大王也获得了华美的殿宇,秦国也有了便利的水利,一举三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