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有孕(2 / 2)

加入书签

是他同徐兰璧的血缘结下来的生命。

“孩子可有闹你?你有没有不舒服?”李循问,声音有些颤。

徐兰璧玉手覆在李循手上,轻言道:“这才三个多月,能如何闹我?”

李循反手握住徐兰璧,想起了什么,眼中带着怀念之色:“你不是喜欢吃如意糕?我遣人去了丰乐坊,一会儿便给你送过来。”

徐兰璧神色一顿,不动声色地垂眸:“谢过郎君。”

李循还有许多事务待处理,说了几句话又匆匆地离开。

案几上的茶水早已经凉了,徐兰璧表情逐渐冷淡下来,望着虚空中的某一点出神。

直到含青走进殿中:“娘子,郎君着人送了如意糕过来。”

含青面色为难,不知道该不该将那盘如意糕端进来。

徐兰璧回过神,听见含青的话,嘲讽地一笑,润声道:“端进来吧。”

含青讶异,想说些什么,最后只是叹了口气,依着徐兰璧的意思,将那盘如意糕端了进去。

鎏金葡萄纹银盘中,精致的糕点发出诱人的香味,色泽红淡,松软香糯。

含青担忧道:“娘子,郎君只是不知道您不吃……娘子!”

含青话还未说完,就见徐兰璧伸手拿过一块如意糕,放在唇边轻轻咬了一口。

“娘子!”

含青急了,这如意糕原先徐兰璧是很爱吃的,但是徐兰璧的姐姐徐家二娘更爱吃,只是自从徐家二娘出了意外后,不知为何,徐兰璧每回见到这如意糕就觉得恶心想吐。

“娘子,您快吐出来!”

含青将手放在徐兰璧唇边。

如意糕入口软糯,徐兰璧却觉得心下一阵反胃恶心,抚着胸口吐在了含青掌中。

含青换了杯热茶喂给徐兰璧:“娘子,您这是做什么呀?”

“太子殿下不知道您现在吃不了这如意糕,您告诉他一声,何苦要隐瞒呢?”

含青极为不理解,太子、太子妃感情甚好,李循对徐兰璧的每一件日常琐事都放在心上。

只是关于如意糕一事,李循甚为固执,隔三岔五便要让厨子做或是遣人去丰乐坊买给徐兰璧,徐兰璧也固执地不提,次次下人送过来,不是分给贴身侍女就是扔了。

明明太子妃只要向太子说一声自己不能吃如意糕就行了,为什么就不……

含青想不通。

“扔了吧。”

徐兰璧许是有些倦了,神色怏怏。

含青的话让徐兰璧自嘲一笑,她没向李循说过吗?

说过的,自是李循不想听罢了。

李循自欺欺人,她也需陪着他做戏。

-

蓬莱殿内,帝后两人对坐。

圣人甚少入后廷,本来沈皇后正在同宫婢试香,女官传圣人至,皇后愣了一瞬,宫婢们连忙收拾香案,因为圣人不爱香料,闻不得任何香。

此时空气中还残存有香薰之味,圣人却不察,开口道:“太子妃有孕,她身体底子弱,你平日里多去看看她。”

“是。”沈皇后应下,心道陛下还真是看重太子妃腹中的孩儿。

也是,毕竟是太子的第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总归受万人期待。

“平阳最近要回长安了,你给贤妃说一声,好让她放心。”圣人又道。

皇后眼中溢满惊喜:“平阳要回来了?”

圣人笑:“是。”

平阳公主常年驻守边疆,虽为女儿身,却是不输男儿心,在排军列阵一事上颇有天分,是以圣人力排众议,给了平阳公主一个入军锻炼的机会,好在平阳公主也争气,靠自己拿下了许多军功,现在军营上下对她也是心服口服。

“燕妹妹这下可以放心了。”皇后欣喜不已。

燕贤妃不爱外出,平日里皇后去宣微殿里看她,也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只挂念着自己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

圣人对平阳也很满意,他也没想到平阳公主真的能做到这个地步,心中爽朗:“待平阳回京,朕要好好嘉奖她。”

皇后道:“燕妹妹心里惦念着平阳,只想让她平平安安的。”

圣人:“平阳巾帼不让须眉,如今也有二十了,朕看遍长安城的儿郎,竟找不出一个能配得上平阳的。”

皇后:“平阳的驸马,自然要平阳自己喜欢,陛下不用急。”

说了平阳,自然而然就说到了晋阳公主,只听圣人叹息一声:“晋阳的婚事,是朕疏忽了。“

他当时瞧着右监门卫大将军之子赵闰仪表堂堂、风神俊朗,与公主相配,便赐了婚,谁知两人却是一对怨偶。

皇后宽慰他:“晋阳若是不满意,大可和离,大魏的公主,如何能让自己委屈?”

圣人叹了几声,揭过此话,帝后又说了些其他的,最后圣人临走时,突然道:“宣才人才入宫,后妃们对她颇有微词,刘婕妤昨日跑到朕面前斥责宣才人不懂礼数冲撞了她,皇后,你该管管了。”

皇后面上喜悦之色淡下来:“妾明白了。”

圣人离开蓬莱殿,皇后头疼地命人撤了案几,被女官扶着去软榻上坐下。

“宣才人。”皇后低声念着。

女官道:“那位宣才人便是前几天圣人领进宫的女子,名叫枢娘。”

皇后冷笑一声:“刘婕妤说这位宣才人冲撞了她,你去查查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刘婕妤竟然敢越过皇后直接去向陛下哭诉,摆明了是不将我放在眼中,你去敲打敲打。”

女官领命退了出去。

皇后揉了揉额边两穴位。

“宣才人……宣……”

“当真是一个好封号啊。”

-

郑曦拆开郑诫传来的密函,迅速扫过上面内容。

“赵闰与冯家女于府中私会……”

“六公主班师回京……”

“元二郎回京……”

看见最后一条,郑曦浓眉紧锁、俊脸微黑。

元二郎回京。

与此同时,隔壁燕王府,一名下人送了一封书信给清禅,

清禅拆开看了之后兴奋高呼。

“元表兄要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