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章 第八十三课(1 / 2)

加入书签

杨勇进宫的时候,刚好看到了正在跟侍从掰扯的杨广。

他正恼怒冲侍从大吼,要他离自己远一点。

“本王不会自己走吗?本王是囚犯吗,要你来看着?放肆!本王的随身之物,岂能容你这样检查?”

没了往日的低眉顺眼装腔作势,或许是不已才来到这里,杨广现在像是一头困兽,怒而无用。

杨勇一见就乐了,笑道:“啧,这不是我们隋炀帝么?在这儿干么,怎么不去您的洛阳呢?嘶,看我这个脑袋,现在楼船还没建好,怎么能带炀帝陛下从运河出巡、是吧?”

听到一直以来不对付的兄长出言讽刺,杨广立刻收了和和侍卫对峙的架势,几乎是瞬息就表情收敛起来,和往日没么区别。是双目阴沉了一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无不讥讽嘲弄一笑:“有些人的太子位置也不是么稳固,最后不还是没有碰到大隋的帝位?”

杨勇一噎:“……你!”

杨广已经理了理鬓发,姿容齐整率先迈开步子进宫去了。

李晓诗还在和观众讨论杨广这个人:“刚刚我们说,隋炀帝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暴君昏君,他是有‘雄才大略’的,么这又是从哪里体现的呢?”

“我看到了很多资料,说隋文帝杨坚是关陇集团出身的,关陇集团属世族贵族大家构成,和魏晋南北朝时候的许多贵族集团一样而杨坚正是其中的上层人员,握重权;后来隋文帝能够建立隋朝,也离不开关陇集团的作用,但都是在隋文帝登基之的事呀。在登基后,他成了皇帝,他本质上就已经和关陇集团不是一个阶级的人了,他成了是皇权阶级,和集团是天生就有矛盾的。”

“大家都知道秦朝时始皇帝建立了皇权、西汉时加强了皇权、但在东汉时皇权没落,魏晋南北朝就更是‘王与司马共天下’这问题隋文帝当然也知道,可他也没有么办法。虽然改革官制、提倡考试选拔人才,但集团在朝堂势力中盘根错节,依旧没能有效打击。”

“隋炀帝继位后,他重用江南区的人才,又明确立下了进士科,科举制取才,各方各面都在对关陇集团进打压。自此以后,唐朝及之后的皇帝,都是在不断进皇权加强的,贵族世家与皇帝一起统治天下的梦想也逐渐烟消云散。”

李晓诗又接着道:“不止科举制,就连迁都洛阳、开凿运河,连接南北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也都间接打压了关陇集团的势力。由此可见,隋炀帝是有一些眼光的,他不是单纯的愚蠢和不作。”

不是单纯的愚蠢和不作么?

这种皇帝,对于国家来说,比单纯的愚蠢和不作还要可怕吧?

这可是动辄就能带动全国一起奔赴黄泉的人。

看着低眉顺眼到了面的儿子,杨坚胸膛起伏几息,终是冷冷开口:“好好听着。”

这老不死的。

杨广暗恨,但如今人在屋檐下,他也能老老实实像往常一样,无视幸灾乐祸的杨勇,努力自己做成个没脾气的面人,规矩有礼应下:“是。”

李晓诗已经说到了下一个点:“大业五年统计的人口数字都能够看出,在个时候,隋朝的繁荣和繁华。花了五年时间,国家都还没有正式迈入灭亡的下坡路,而且繁荣程度可见一斑,足见他其实是有么点东西在的,他的眼光是很强的但,与这份眼光时的,还有他极其明显的格缺点。也正是因这样的格,才导致隋朝的灭亡。”

“在杨坚末期,就有他囤粮不救灾的枉顾民生的举动,到了隋炀帝时候,他建洛阳开运河修长城造楼船,包括统计户籍数量、也有人说是因了方朝廷收税敛财,所以才精确到每一个,这样一个丝毫不顾惜百姓承受能力、丝毫不在意百姓生命,顾着自己的‘规划’和享受的皇帝,又怎么能让国家变更好?”

“而且,在这些大项目落后,隋炀帝又开始了大量的对外征伐。”

“隋炀帝西巡,打灭吐谷浑,就已经消耗了无数的兵力民力,整个大隋王朝的西部都变贫困潦倒民不聊生;但在此之后,他不仅没有国家休养生息的机会,反而次选择出征。西边的打完了,就可以去打东边的了。于是隋炀帝发动了先后三次对高句丽的征伐。”

“大业八年,隋炀帝第一次打高句丽,发动了一百多万人、号两百万。在这样大阵势的攻击下,隋朝的这次出兵是很顺利的,但高句丽占据形优势,直接选择据城不出而隋炀帝,又做出了一个很让人匪夷所思的举措。”

“他下令,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做出对军情有关的调度和决策,所有的军情都要先禀报他,然后由他做出调动和应对之策后,下命令。”

听到这儿,杨坚眼一黑。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独孤伽罗大惊,连忙召候着的太医上来看顾。

杨坚缓缓睁开眼,他没有说话,而是在案桌上随摸了个东西,直接朝下边的杨广掷了过去。

这个……这个、这个混账!!

战场之上,局势变化万千,而传递消息又多慢?他还以自己有李晓诗他们现代的“机”不成吗?!

还一一禀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