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九十八课(2 / 2)
街道尽头,一行骑着马的士兵逐渐由远及近,马蹄踏踏,为首那人伸出长枪直指在路上发呆、衣衫不整的李隆基面门,冷声喝道:“宵禁已至,你在这里做什么?游荡在外者,杀无赦。”
李隆基心中郁气翻腾,又见一防卫军都敢如对他说话,不由大怒:“放肆!竟敢在朕面前大放厥……”
词没说完,那冰冷的枪尖已经点到了他的脖颈。
虽然快到夏天,但刺骨的寒意仍然从那武器上传,隔着薄薄的肌肤,令李隆基背发凉,不由自主地颤栗起。
……会死。
真的会死。
李晓诗好像是不愿、或者不,把他给带出去了。
这里也没天幕,他听不到天幕李晓诗的声音,他更没追随者,护卫者,没任何权利。
他不再是皇帝。
在这里,如果他不好好顾着自己的安危,那真的可会死。
意识到这一点,李隆基喉头滚了滚。
他抿了抿嘴,恨得舌尖都咬出了血,最终是低下头去,没再和那个平日里连皇宫都没资格进的兵对视。
他缓声退让:“……我。”
“装疯卖傻么?不愿意回,那就抓起吧。”那士兵却不愿意和他多说了,挥挥手,直接上两个人,一左一右钳制住了李隆基,不由分说把他带走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陛下不日便要御驾亲征,尔等如视规矩于无物,夜半衣衫不整徘徊在外,扰乱人心,该罚!”
纵然李隆基奇才,也带兵杀人的经历,可时他也不过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两个士兵押着根动弹不得。
但听闻这兵如说话,他是忍不住心中一惊。
御驾……亲征?
兵口中的“陛下”,应该就是他人,是另一个时空的“李隆基”他自己没经历过这些,那显然这是在他之发生的事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他已经在宫城内逍遥数,政事都不怎么管顾了,如今这是发生了什么,竟然已经到了要“李隆基”亲自出征的地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镜头前,李晓诗正微笑着和直播间另一边的大家说话。
“这位是我们今天的幸运观众,之一啦唔,他的真实身份是唐王朝的玄宗陛下,也就是唐玄宗。”
这就是李晓诗黑箱的人选了。
其实在了解到那段历史及几个著名的事件,李晓诗“黑箱”的人好几个。只不过最是决定先把第一个给到李隆基。如果等讲的顺利、如果时间允许,如果李隆基没活到最,那可以继续把下一个抬上。
而且关于选哪个李隆基,李晓诗也是考量的。
选安史之乱的李隆基,效果估计不大,他身就是从那段时间过的,未必真的会在意那些事;选离太远的,中间的变数又太多,而万一李隆基正值励精图治的时候,过又当模拟游戏一玩了个好结局好发挥,那恐怕为他再赚一波人气,也不合适;去,李晓诗选中了离安史之乱很近、但又不是那么近,也不过恰好就是天宝间,和“干儿子”安禄山关系不错的李隆基罢了。
这个应该效果最好。
对画面里李隆基愤怒的呼喊充耳不闻,李晓诗很坦然地开始了今天的课前引入语。
“万国尽征戍,烽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作品《垂老别》中的句子,描绘了安史之乱时的人间惨状。我们上节课才见识过的盛唐歌舞升平,但到了杜甫这首诗里,却成了如一派景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唐朝国运急转直下,甚至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也就是咱们今天要说到的安史之乱,致使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从走向衰落。这场动乱也现在很多史家认为,站在宏观史角度看,是影响了华夏命运的一场动乱那么它为什么会发生?又是怎么的一场经过?给华夏大地以及李唐王朝带了什么的果?唐朝又是怎么灭亡的、灭亡出现了什么的局面?”
一连串的问题,是作为引入课题的导语,却偏偏一个比一个扎心,让天幕外的李世听得脸上忧色更甚。
这估计就是世“史书”上关于大唐的最一课了……
一个王朝,要真的说起,真是短暂,不过薄薄几页纸而已。
从建立、到盛世,再到衰亡。只这么几页纸,这么几课。
李唐的命运,真的要就衰亡了。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那点微弱的希望彻底灭了,转而更为专注地看着天幕。
要听的。
要听听,这盛世大唐,到底是怎么就“急转直下”的。
刚刚那个情景置换里的士兵说,皇帝要御驾亲征,那是不是意味着,这场动乱其实……可只是伤了李唐皇室的根,事实上也不是那么的一面倒?
皇帝稳定军心,应该行吧?
但是这究竟到了什么地步,竟然需要皇帝都出去了。
要知道,就算是他,昔日的天策上,在当上皇帝,也很御驾亲征了。不是没,当然。只不过比起没当皇帝时要了许多许多许多。
“大家可以看到,我旁边的画面里,咱们第一位幸运嘉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