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课(2 / 2)

加入书签

“这两者看似没有联系是不是?可在赵光义和皇以及朝堂下人心都正因太子之位浮动时候、赵匡胤全部身心都放在了攻打北汉事情这样前提下,两件事就有关联了。”

赵匡胤挥开太医,让人下休息,然才专注看着面前小天幕,用余光扫了一下面色紧绷赵光义。

他有

预,快来了。

“公元976年十一月十三日,夜,开封下起了大雪。在这个大雪纷纷夜晚,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在宫中单独对饮,所有宫人和婢女都屏退,左右有他们两个人。在此期间,窗户烛火映出了他们影子,有两人推搡交谈行迹、赵光义时而离开席位,又时而接近,还有赵匡胤拿玉斧杵声音,两人一直喝到半夜。三更时候,赵光义离开了宫殿,当天晚,赵匡胤就暴毙离世了这是当时流传很广、据是守夜宫人中流传出,真假难辨,但是北宋起就一直有这个法,也就是我们世、烛影斧声典故。”

听到这儿,赵匡胤觉得浑身血液都凝了一瞬。

这“典故”是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在暗示他、他是赵光义杀么?

他一直以来身都很好,怎么会有突然“暴毙”?是,他是一直喜欢喝酒,但是如果连喝酒都不能管住己,还算什么人呢?所以他对喝酒一向还算是有节制啊

他面容铁青转向身边赵光义。

赵光义更是直接呆住了。

……啊?

不是,等等,他什么要赶着进宫来?

最近不是在跟兄长闹不愉快吗,他还来干嘛啊!

而且这算什么典故啊!

李晓诗:这不算么,那我再一个!

“因赵匡胤世得太急、太突然,他根本没有任何传位诏书或意愿留下,所以,在发现赵匡胤暴毙,皇连忙派宦官出宫通知赵德芳进宫来,但这位宦官却了赵光义府来赵光义入宫,皇见到来是他,心知大势已,于是能乖乖喊‘官家’了。这里要是,宋朝皇帝们了显示己平易近人、和大臣们亲近,所以臣子们都是称呼皇帝官家,很有陛下之类。”

“很快,赵光义就即位了。在赵匡胤,赵光义甚至端出一份据是他们母亲、老太前让赵匡胤立下盟约,也就是我们另一个也能算是‘典故’吧,叫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内容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了防止皇帝过小导致臣子篡位情况出现,赵匡胤会位置传给弟弟。”

小个屁!

狗屁胡扯赵光义,给己拉遮羞布罢了!

了让己继位看起来更合理呗。

明代一些读书人对此直接骂出了声。

关于宋史书,来没记载过赵匡胤身有什么问题,连病都生,他俩娘时候赵匡胤明显还能活很多岁,就正儿八经赵匡胤了时候也才五十,他儿子都二十多了这还小?

而且要真是按照传弟方式,那难不应该是传给赵光义,赵光义了之再传给赵廷美?赵廷美之又继续传给赵匡胤儿子赵德昭呗!这才能算完整,凭什么金匮之盟给赵光义?

那不就意味着赵匡胤辛辛苦苦打天下,辛辛苦苦治天下,最双手捧给弟弟这一脉么,这合理?

赵匡胤那不就成了普天之下最大冤大头啦?

所以啊,这什么金匮之盟,一听就是假好不好!

这要都不是假,那能是这个老太脑子进水了。

李晓诗:“这里开始赵匡胤差不多就要退出舞台了,不过我们接下来就顺便聊聊他弟吧,这个赵光义、也就是来赵炅,北宋第二任皇帝,世人称之‘太宗板砖’宋太宗。”

赵匡胤听得云里雾里,迷迷蒙蒙。

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这都是什么?

“这位宋太宗在历史可谓是独表一枝,嗯……怎么呢,他梗特别多,堪称大宋梗王了,连赵构跟他比都差了很多像是什么高粱河车神啊、驴车漂移王啊、大宋斧王啊、还有绝命毒师啊……”

她每一个“称号”,赵光义头就多一个问号,朱棣嘴里点心就停止咀嚼两秒钟。

等到她完,朱棣已经一口点心囫囵咽下,乐得直拍大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多损啊,多损啊!

太好笑了。

好贴切,好合适!

“大宋斧王就不用了,主要来源还是烛影斧声,那个‘玉斧杵’有民间流传是赵光义拿大斧子跟他哥打当然啦,这个一看就是假,我有搜资料,这个斧声很可能是指那个时候类似于书桌用具、饰品‘玉斧’,不会是大斧子,用斧子杀人太高调,也难以遮掩,大家一般认赵匡胤是他用毒药毒……对,这就是绝命毒师来源之一。绝命毒师,怎么可能毒一个人呢?”

“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