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四课(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剩下的部分,什么清朝的疆域最大时是什么样的,其实在之前的直播中李晓诗就大概地提到过。

现在也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稍微详细地又补充了一点??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到太平洋东南到宝岛、南到南海诸岛等之类。

“疆域范围如此,清朝也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那个《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制的强化吧??清朝时期,为了巩固朝廷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并且,还在明朝的基础上,极力地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样去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呢?清朝的衰败又有哪些表现呢?接下来就一起聊聊吧!”

惯例讲完开场引入,李晓诗清清嗓子:“这节课也要分好几个部分,其中分别是军机处的设立、文子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先说军机处吧!”

雍正帝眉心微蹙。

先从军机处开始,引入那里又直接提到了大清的衰败,看来大清的灭亡是在下一节了?

从军机处开始讲啊……

也行。

李晓诗:“在清朝初期,朝廷的议政方式还保留着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所有的军国大事都要通过这些贵族们统一讨论再施行,而如果大家讨论出了章程,那么皇帝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到了康熙帝的时候,他为了抑制削减满洲贵族的一些势力权利,加强皇权,所以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做南书房。这个机构是直接服务于皇帝、为皇帝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草拟谕旨处理奏章的。”

“雍正帝在位时,他在朝廷临时设立了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到后来又改名成为军机处,成为了常务机构,这里的官员由皇帝亲自派选心腹组成,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有了这个机构,朝廷的军政大事全部变成了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用按照皇帝的意思去拟写谕旨,再给中央各部还有地方机构执行??这个机构成立后,议政王大会名存实亡,而到了后来的乾隆帝时期,就更是直接被撤销了。”

李晓诗说着,调出了一张图片给大家看。

图上是一个室内的景象,稍显昏暗的屋中陈设简单,只有桌子椅子简单的炕,还有笔墨纸砚等东西。

她解说道:“军机处是只有官员,没有小吏的,所以大家办事效率很高,很符合当时清朝的统治者的风格,从皇帝到继承人们都很卷的一个状态??军机处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外人不能去窥探其中的文件和官员们的活动,就算是王公大臣这些,没皇帝的旨意,也不能轻易进入军机处,不然就要被罚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