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 小兵仙(2 / 2)

加入书签

而且没有竞争一件可怕的事情。

过的竞争不好,

没有竞争对手更不好。保持良性竞争的环境,才能让世道欣欣向荣。

扶苏语重心长地教导妹妹:

“为天子,要兼百之长,听万民之言。绝不可偏听偏信,致使自己被某一给蒙蔽。你每一都挑着听,就能得到每一的称赞。”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这个道理。

秦国对法太好,以后但凡降低一点待遇,就会迎来法的抱怨。们会认为现在的君王不如之前的贤明,居然打压们法、捧别的学派。

但相反的,其学派却会十感。们可不管秦王不只采纳一点点自的学说,只要你肯迷途知返地用我,你就好王上。

你看,想要得到百称赞多简单啊,只历代秦王不屑这个而已。

阴若有所思:

“秦明只听秦需要的,百却不会因此生出不满和贪心。原来如此,这就杂子弟会被百骂拾人牙慧,君王却反而能得赞誉的原因。”

诸子百都用的自己的学说,偏偏你杂这里抄一点里抄一点,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在招人恨。

抄我学说就算,还要挑剔哪些精华哪些糟粕。你才糟粕,你的学说里才有糟粕呢。

可换到君王身上,又不一样。

君王喜欢杂,不叫到处抄。叫海纳百川,叫有容人之量。

阴又问道:

“如此,我只看王道,霸道又在何处呢?”

扶苏答:

“与我有益为精华,与我无益为糟粕。天下事由我定夺,若想得我青睐,必得想我所想、急我所急。”

换句话说就:顺我昌,逆我亡!

诸子百若想在朝中获得更多的地位,就得根据天子的想法改造自己的学说。不改,你就等着被其抢占所有的生存空间吧。

阴摇头:

“若秦国不听,百只会选择离去,另选人,就如孔先生样的圣贤一般……”

说到一半,阴自己住口,她意识到哪里不对。

春秋战国时期,百块硬骨头。不因为们自己特别有骨气,而因为们有多选择的余地。

你不听我的,算,总有其诸侯听我的。都不听我的,也没关系,列国么多、君王更替么快,迟早能找到我的伯乐。

可天下一统之后,情况就不一样,百没其的备选。

圣贤自然会坚持己不愿妥协,但百弟子却多寻常人。们还没有么强烈的决心,总会有人愿意为荣华富贵妥协的。

扶苏单手支颐,漫不经心地说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阴,治国要的不圣贤,而实干的人才。”

多圣贤经营学说非常有一套,能得千古赞誉。但当官,就未必能当好。

反而汲汲营营的人,们更适应也更适合官场。

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圣贤再好也只能当个招牌供来,愿意为君王的想法做出改变的些人,哪怕们被别人骂成蝇营狗苟,可得到实惠的秦啊!

扶苏:反被骂软骨头的百子弟,又不秦,无所谓。

阴宛如醍醐灌顶。

她以前从未学过这些,因为父亲从未考虑过除兄之外的任何人接替王位。们都没学过君王之道,所有对“如何当好一个王”的解,都来自于模仿父亲。

可现在看来,父亲如今展现给们的视角诸侯王争霸的视角,而非天子统御天下的视角。

们照着这个学,要学劈叉的。真想学的话,得等父亲一统天下之后,再去模仿。

今日兄提前告诉阴要怎么做,对她来说头一次被人手把手教导。虽然她没机会当一把天子,可学这个也不浪费,毕竟辅佐君王也要抓准君王的心思呀。

阴撑着下巴:

“我觉得,兄长你这个说辞不适合周天子,只适合我秦天子。”

扶苏伸手揉揉她脑袋,笑而不语。

周天子搞封,诸侯王封地自主权太,天子几乎插不上手。所以们只能走王道,想霸气都难霸得来,因为得诸侯王肯听你的。

只要有诸侯国的存在,诸子百就有备胎可选。到时候可别指望对修改自己的主张,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阴重新拿些纸张:

“兄总结这些,想做什么?拿给父亲看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