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何以灭楚(1 / 2)
咸阳宫中的小小风波并没有影响到宫外,随着魏国的覆灭,朝中的局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秦国企图吞并六国的心思,或许瞒得过外人,却不可能瞒得过内部重臣。
之前还有人自欺欺人,认为秦国可能吞并三晋之后就会收手。但魏国国灭后,大秦这辆战车明显没有停下的意思,又开始马不停蹄地为下一个目标做起了准备。
最明显的一个迹象,就是楚魏边境那一块由贵族充公的田地一《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互相支援。而且这二处也是贵族逃亡别国的要道,可以顺便设置路障阻拦出逃者。
二处屯田之所,相当于将士们有二处兵力和粮草的支援点。哪怕两处都出了问题,还能有个退路。
将军们十分意外百越边境可以借道出兵,可见秦国和百越的商路确实经营得十分不错。
百越这边的屯田负责人是赵佗,他上辈子是进攻百越的秦将之一,和任嚣配合彻底打下了百越。
几l年前扶苏建立商路时,百越之地也需要一些驻兵维持商道的安定。他便想到了赵佗此人,提前将人派了过去。
这两年赵佗在百越经营得倒是不错,竟然和百越部落首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百越屯兵交给他是不用担心的,而且有商队的牵制这人也不敢搞小动作。
不过百越其实是最后的选择了,正常情况下秦军不会从那边走。有蒙恬坐镇秦楚交界,根本不会用到百越。
蒙恬绝无可能背叛大秦。
在场众人都懂这个道理,对这一安排毫无异议。
他们怀疑所谓的在百越屯田作为第二个支援处,其实是为了后续灭齐做准备。
毕竟那里也是齐地的边境,之前预备灭楚的队伍,从那边走就可以直接攻齐了,非常方便。即便军队不过去,屯田百越的军队也能自己调头去打齐国。
大家挤眉弄眼一番,都觉得王上和太子肯定是这个想法。
总不能是为了打百越吧?百越现在看着挺乐意主动融入大秦的。
会议结束之后,众人散去。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空出秦楚边境的大量田地,然后开始往二处派遣士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