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1 / 2)

加入书签

金日守在廊下,等着霍善

寡言,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就更安静了,静静望着远处的林

木不说。

这时有

金日微讶。

得知屋内的情形,

刚煮好的粽子还冒着些许热气,米粒沾染了粽叶的清香,闻

的粽子里头

,更是叫人食指大动。

金日洗净手,坐在廊下拿起粽子尝了尝。

真不错。

等明年他把母亲弟弟接出宫,一定也做她们尝尝。

金日这般想着,更认真地把剩下的粽子一吃完,仿佛想要记住这个味道。

活着真不错。

另一边,霍善也把自的两半粽子都吃完了,他很有些犹未尽地往左右去,才现别人的也都吃完了,连过眼瘾的机会都不他!

刘彻上霍善望过来的眼神,笑着问:“还想吃?”

霍善眼睛一亮,连连头。

当然还想吃!

刘彻复述他自写的八字真言:“粽子好吃,不可多吃。”

霍善:“………”

瞧见霍善一下子垮下去的小脸,刘彻止不住又哈哈大笑起来。

真是个格外叫人开怀的小孩儿。

粽子也尝过了,今儿的纪念屈原大型活动也算结束了,宴上这些诗文会不会流传下去还无人知晓,有一件事是可确定的:往后大汉夏天的芦苇叶菰叶及秋天的箬竹叶怕是要遭殃咯!

谁叫它们裹着黍米蒸熟后别有一番清香滋味呢!

哪怕在开吃前先听了霍善这小子的卫生宣讲小课堂,众人还是被这种瞧着不算太难学的吃食征服了。

包粽子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霍善也高兴得很,出门到金日,便跑过去问他有没有尝尝粽子,味道好不好。

金日道:“吃了,很好吃。”

知道剩下那半粽子也有被好好地吃掉,霍善就心满足了,与他几个表叔继续琢磨一会玩什么去。

有了李禹这个前车之鉴,太子刘据身边的人霍善都友好得很,那些见识过霍善在御前有多被偏爱的内侍更是见着他就满面堆笑。

霍善是不知道别人心里想法的,所他开开心心地与卫登他们跑东跑西,争取把肚子里的粽子早早消化掉。下午还有新的好吃的要进去呢!

另一边,刘彻留卫青说。

卫青作为统管军务的大司马,自然知道李敢被调走的事。见事情估计是瞒不住了,他只好一五一十地把自的考虑讲刘彻听,李家世代忠良,为大汉立下无数军功;李敢之所找上门,也只是接受不了李广李将军的自刎。

易地而处,倘若自的至亲死得这样不明不,自也是会去讨个公道的。

当儿女的凡有儿血性,估摸着都会这么干。

刘彻听着卫青这诸多考虑,竟是一句都没为自抱屈的,只觉卫青果然还是卫青,哪怕是把他放到大司马的位置上,他还是这脾气。

别人都为他急死了,他自却一都不着急。

记得他最初知晓卫青其人,就是得知将卫青视为好友的公孙敖跑去大长公手底下把被抓走的卫青抢回来。

可想而知,当初公孙敖也是在边上着急的人之一。

就是这公孙敖吧,打起仗来运气比李广还不,他几次机会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失期差被斩。

卫青这人公私分明,即便是面救过自命的好友他也是这态度,你出事我可花钱帮你赎罪(汉代很多时候只要钱就可把罪人赎为庶民),没有军功就是没有军功,不可能凭空你添上一笔。

军功封爵乃是大汉军队的重要根基,卫青不可能为了朋友把这个根挖了。

刘彻道:“若不是在李家世代忠良的份上,朕又岂会只把他调离长安?”

卫青是他亲封的大司马大将军,有人敢在天子脚下卫青动手,没脸的可不仅是卫青。

提到这事儿,刘彻便与卫青说起霍去病早上来告状的事儿。

他还真没见过霍去病这模样。

这小子从小有事都是自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