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1 / 2)

加入书签

霍善治疗完那个船工,又帮几个毛病比较严重的人进行了针灸,于是他登船时待遇比苏轼还好,还有人把船上放着的椰子破开个洞,取了根两边通透的竹枝给他喝椰子水解暑。

霍善从来没见过椰子,抱在手里觉得稀奇极了,左看看右看看,还上手搓玩了半天才咬过竹枝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随着日头高升,天气也越发热了,若非有海风带来几分凉意,这种天气还真没人愿意出门。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苏轼也拜读过霍善让霍光代写的《寄生虫图谱》,知道寄生虫的危害。

别看海南岛整个岛都被水包围了,可大伙都知晓海水其实是不能喝的,岛上挺多地方都缺乏洁净的水源。他昨天在驿站那边还给人找了两处适合挖井的好地方,跟人家说底下有泉眼,也不知道他们信了没有。

井还是得打起来啊!

井水好歹是经过层层过滤的地下活水,比直接喝不知道干不干净的地表水源稍微要好一些。

昌化军使见苏轼和他带来的小孩凑一起嘀嘀咕咕,不时还抬起头来看他一眼,忍不住问他们在聊什么。

霍善早就跟着李时珍他们把各地的药材都认了一遍,如今已经非常擅长就地取材。

既然对方都主动发问了,霍善就对昌化军使说出自己的建议:“我看岛上长着许多苦楝树,您可以取些苦楝皮早起煎服一小碗,喝个二天就能可以把你身体里的虫子给排出来。”

昌化军使:?????

见对方仿佛听不明白,霍善只能过去给他仔细诊了个脉,把他最近出现的毛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这下昌化军使就真的不让他们走了,一定要留他们住下。

还和他们聊起了岛上的医疗困境,下了山住在县城内外的土人还好,山上那些土人才难搞,他们治病从不吃药,都是去求神;巫医还吓唬他们说,谁要是用了药就会惹怒神仙,从此你一家老小都得不到神的保佑,病再也没法治了!

愁人啊。

别看他这昌化军使算是管着儋州的一把手,实际上底下很多土人根本不听劝,正需要苏轼这样的厉害人物来移风易俗。他是真心希望苏轼能在官舍里住下来,争取能帮儋州把文教、医疗、农业都给搞上去。

这边的情况只能说是……样样都落后!

苏轼本来都准备主动挪窝了,昌化军使这般诚恳地一邀请,他马上又上头了。

建设基层那不是他苏轼的强项吗?

做群众思想工作这种事,舍他苏轼其谁!

至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上头派来的人赶走,那就……到时候再说吧,反正早走晚走都一样。

霍善听不太懂他们在聊什么,见两人开始执手畅谈,仿佛有没完没了的话要讲,索性自己在府衙里溜达起来。

昌化军使是个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春溪笛晓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经没什么老朋友能为他说话了,就算有恐怕也说不动赵煦重新起用他。

对赵煦来说,高太后就是曾经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他好不容易才把大山给挪来,哪可能愿意再把曾经被高太后破格提拔的苏轼召回到眼前来回忆昔日阴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