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 / 2)
见杜甫给出了否定答案,表示自己干不出这等丧良心的事,李时珍点头赞同了他的话。
又问杜甫“暖老思燕玉,充饥忆楚萍”一句,取的是不是《礼记》里的“八十非人不暖”?
而燕玉呢,代表的肯定是美人对吧?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到八十就需要妙龄美人来暖床!
根据他在北京城里的见闻,很多人都爱这么干,说是老了需要蹭点人气。他们也不专找美人,还找年幼的《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怎么办,只能随他们去了!
愁人哟。
小小的朝阳侯,有着大大的惆怅。他不由连夜写信给他远在长安的太子叔,叮嘱他一定要爱护身体,争取当个身心健康的好太子,可不能学这些个不省心的大人。
霍善不知道的是,他太子叔眼下也在念叨着他。
他正在磨着刘彻允他到江夏郡去,就跟当初允他去霍善庄子上住那样,上课嘛,到哪儿不是上?只要把老师带上就好了。
为了说服刘彻,他还拿出从霍善那里学来的做方案态度,长篇大论地跟刘彻论述放他去江夏郡的好处。
刘彻都没想过刘据能有这份死缠烂打的本领,从他回来那天起这小子就天天跑来找他商量这件事。
看来上次撂下他去玩的事刺激到这小子了。
刘彻由着他磨了几天,才终于松口让他自己说服卫皇后以及随行人员。要是他能凑出一个同意跟着他走、资历和学识又过得去的班底,也不是不能放他出去历练历练。
刘据得了刘彻首肯,欢喜得不得了,二话不说跑回去筹划此事。
他都敢天天跑去磨刘彻了,还怕说服不了别人吗?
这是他从他家小表侄身上学到的最实用的技巧:只要你脸皮足够厚,世上就没有你办不成的事!被拒绝又不丢人,费点口舌有什么关系。
要是连开口都不敢,怎么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解决?
冲鸭!
刘据信心满满地为自己的江夏之行张罗去。
霍善还不知道刘家父子俩准备轮流过来蹭吃蹭喝,他入夜后就乖乖睡觉去了。
夜里得了消息的孙思邈总算是出关了,他到底还是个修道人,见到名山就忍不住扎里头修行一段时间。
得知李时珍想把李世民召唤出来听杜甫讲讲他子孙的事情,更惨一点的话明年还可以直接给他直播安史之乱,孙思邈一时有些沉默。
李时珍这家伙之所以能活着写完他那本集各类野史八卦大全于一身《本草纲目》,大抵是因为他辞官辞的快吧?
孙思邈道:“我确实知道几个节点,要不都输入进去试试?”
按照这个定向邀请的规则,输入的“医案”越详尽,邀请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要是只输入一个节点,邀请不过来就直接失败了,多输入几个节点的话应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春溪笛晓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me”。
别人写的诗他随便添几个字就成自己的了,就是这么理直气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