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1章(1 / 2)

加入书签

明代文官,迎来送往是很重要的。

既然霍善约的是第二天一起去吃鸭,潘季驯头一天便去应酬别的同僚。他这次起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同僚们的极力举荐,现在顺利回到北京都察院,潘季驯便得做东宴请一下同僚。

人在其中,谁都不能免俗。

明朝官场上的那点事情,潘季驯没给霍善讲,只派家仆陪着他出门遛弯。

霍善对明代官场的情况也不甚关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下去只觉满足到不得了。

下午他们还领着霍善到处遛弯玩耍,完全不需要潘季驯这个东道主招待。

唯一不太好的是北京城夜里要宵禁,苏轼他们不能到处去浪,只能早早睡下了。

三人在北京城浪了两天,眼看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霍善才记起自己还在人家医馆里挂靠来着。

霍善先让苏轼和杜甫先各回各家,自己去找那老大夫说一声,顺便取回自己的招牌。

顺便给老大夫留本方书作为答谢,里头全是李时珍他们在医馆系统里用模拟临床试验检验过的方剂。

老大夫翻开书看了几页,便知道这本书有多珍贵。

他亲自送霍善到医馆门口取招牌。

外头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余晖笼罩着整座北京城。

“你,还能回去吗?”

眼看霍善就要走了,老大夫忽然开口问他。

霍善一愣,纳闷地问道:“回哪里去?”

老大夫道:“就我二三十岁的时候……或者更晚一点……三四十岁的时候也行。”他老了,眼珠子已经有些浑浊了,说出口的话却带着那么一点不切实际的希冀,“要是哪天你还能见到那时候的我,记得跟我说,嘉靖四十五年三月初一那天早点回家,别在路上耽搁。”

那天他想着许久没给怀孕七八个月的妻子买鸭油烧饼了,特地绕路去买了两个。

晚了一点,就晚了那么一点,不小心摔倒在地的妻子已经没气了,一尸两命。

他本来已经努力让自己忘记了,也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