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章(1 / 2)

加入书签

霍善在东汉又多了一个家,这几天张仲景已经给他捋了捋这个时期的情况。

邓绥执政时期,也就是后来的汉安帝登基的前十几年,整个大汉都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

首先是河西的问题,自从坐镇西域的班超申请回朝养老,河西的继任者就换了个庸才。这也是很正常的事,若非班超怀有大抱负大志向的人,谁愿意扎根河西这种苦寒之地?

班超走后,后面过去的人压根就没把班超他们归纳《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经不是农夫饿不饿死了。

即便知道霍善来历不凡,邓绥听着他张口就能说起几百年后的事仍是十分感慨。她说道:“党争之事,确实是有害无益。”

霍善闻言立刻和她分享起来,说是不必远到唐代的牛李之争,咱大汉人也有自己的党争。

比如接下来几十年间幼帝登基成了传统,这个时期外戚势力始终是让皇帝如芒在背的存在,年幼势弱的皇帝没办法和外朝进行有效沟通,所以他们决定……培植宦官势力和外戚对抗。

这下外戚问题解决啦,改成宦官专权。

天下读书人为此愤怒不已,纷纷慷慨激昂要对抗这些专横跋扈的权宦。

这就有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领头反对宦官的官员遭贬谪,参与反对宦官的学生被镇/压,数不清的年轻人遭到禁锢和打压。

等到敢说话的人都发不出声音了,东汉末年也就来了。

更可怕的是,东汉末的动乱结束后天下并没有归于太平,而是迎来了更加昏昧的魏晋时期以及紧接而来的长达百年的五胡乱华大混乱……

这就讲得有点远了。

反正吧,咱大汉绝对是走在党争时代的前沿!

邓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