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金错刀十四(1 / 2)

加入书签

谢琅却突然伸手,握住了那只正执笔的手。

卫瑾瑜皱眉。

谢琅道:“先跟我出去。”

“待会儿我替你抄。”

他当先站了起来,直接抽走了卫瑾瑜手中的笔,又解了自己身上的氅衣,罩到卫瑾瑜身上,不由分说拉着人往外走,另一只手则顺手拎起了案上那两盏灯。

今日除夕,寺中灯火通明,香客皆可自由通行。

谢琅手里提着灯,《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四方城池,向旷野里回荡开来。

不少孔明灯也在城中各处冉冉升起。

旧岁已去,新岁正式开启。

回到静室,谢琅让卫瑾瑜去睡觉,他自己果真要坐到案后抄经。

卫瑾瑜淡淡道:“不用了。”

“说到做到,绝不失信。”

谢琅提起笔。

卫瑾瑜无情道:“这是写给我母亲的,你字太丑,我怕她眼睛受不了。”

这话其实有些孩子气。

谢琅道:“放心,我慢慢抄,保证给你抄得工整便是。”

卫瑾瑜便没有再理他,坐到一边榻上,打开窗户,一边喝茶一边看风景。

谢琅展开经卷,意外发现经卷下压着一副图画。

图上亭台楼阁,处处精妙,环水而建,与上京宫殿形制大为不同,画旁题着五个字:「金陵四时记」。

谢琅问:“这是你画的?”

卫瑾瑜看了眼,没说话,算是默认。

谢琅问:“为何是金陵风景图?”

本以为得不到回答时,卫瑾瑜道:“因为我出生在金陵。”

谢琅意外。

“金陵?”

“嗯。我母亲与父亲成婚不久,父亲便被派往金陵任职,金陵有行宫,我母亲闲暇时经常去金陵看望父亲,期间我出生。”

谢琅极少从卫瑾瑜口中听到父母的事。

他显然也不喜欢提。

今日两人难得能心平气和坐着,面对面说这么多话,正想说话,心口猝不及防袭来一阵剧痛,仿佛无数密密麻麻的利器刺穿那一方血肉,如无数次午夜梦回时被心口无名剧痛惊醒一般。

真是奇怪,金陵二字,怎么会让他有这种反应。

谢琅用力握拳,想消解这种隐痛与不适,然而越是抵抗,那痛反而越清晰越深。

卫瑾瑜看他一眼。

“怎么,你不舒服?”

“没事。”

谢琅压住异样,平复片刻,道:“只是有些意外罢了,我从未去过金陵,只听说那里气候很好。”

卫瑾瑜点头,眼底倒无太多情绪波动。

“还成吧,我也许久没去过了。”

谢琅道:“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去金陵看灯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