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章 金错刀十七(1 / 2)

加入书签

认命。

这一字,再度如同火油浇在心口,灼得整个胸腔都疼了起来。

“烂命。”

谢琅重复着这两个字,低声笑了起来。

卫瑾瑜于是道:“我说得不对,你的命,到底还是比我好一些的。所以,你不该认命,而应知足。”

“不,你说得很对。”

“的确是烂命。”

上辈子,不得好死。

这辈子,《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何事?”

“昨夜,世子当真去了南郊么?”

“何意?”

“没什么,文卿只是觉得,世子不应过度耽于旧情。”

“什么旧情?”

“世子应该明白。”

谢琅笑了声,那笑声短促且冰冷无温:“你自幼随一叔出入谢府,应该知晓我的性情,既知晓我的性情,便该明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下不为例,不要让我再听见第一次。”

“而且,文卿,这话若出自旁人之口也就罢了,出自你之口,真是令我惊讶。”

谢琅敛了眸色,说完最后一句,直接负袖往前走了。

苏文卿立在原地,原本垂在袖中的手,轻轻握紧了下。

次日,谢兰峰率部众返回北郡。

天盛帝携百官相送,谢琅则亲自送到京郊长亭,谢兰峰坐在马上,抚了下儿子发顶,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在上京好生照顾自己,多给你娘写信。”

下回父子相见不知何年何时,谢琅沉着应是,单膝跪了下去,道:“孩儿祝父亲一路平安,此战凯旋。”

谢兰峰调转马头,抬头看了眼上京湛蓝的天空,扬鞭策马,往官道上而去。

数百重骑紧随其后。

铁骑已经消失在官道尽头,扬起的烟尘仍久久未散。

“这是定渊王离京前让臣转呈给陛下的,里面详细说了此次对北梁的作战计划。”

太仪殿,韩莳芳越过屏风,将奏本呈上。

天盛帝盘膝坐在蒲团上,接过,展开阅览,目中禁不住露出欣悦光芒:“若此战顺利,何愁北梁不灭!朕得谢氏,果然犹得天助。”

韩莳芳道:“定渊王赤枕忠心,令人敬佩。自然,亦是陛下统御有方的功劳。听闻这份奏章,是定渊王一夜未眠写就。”

“定渊王的忠心,朕自然明白。只是,谢氏未必人人都若定渊王一般对朕忠心不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