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祸患(1 / 2)
到了后期,各地权势分割,朝廷竟无力管束各地世族、门阀等。
朝中世家势力割据,各分阵营,真正忠于皇帝的人少之又少,有识之士大多掌握在世家手里。
说起世族之祸,却是由来已久的。
自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起,到后来汉高祖首下求贤诏,而开启察举制先河。
地方长官在所治之内网罗品德高尚、才学出众之辈,再举荐至朝廷,经过考核再任以官职。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太祖当年手段太过,使得此后的很多年里,朝廷陷入了一种极其尴尬的,无人可用的境地。
“打得下江山算什么?治得了江山才算行。”太后喘了口气,微微一笑。
那时的太祖意识到自己手段过激,应该徐徐图之时,已经是晚了。
科举制开启之初,并没有如太祖想像中的一般,天下名士奔者众,有识之士尽都投奔朝廷,以效其力。
反倒是各路人手、官员缺乏,不少人寒心当年太祖所为,俱怕遭到屠杀,有志愿者隐入山林,自得其乐,不愿受人驱使,一些世族出身真正有才学之士亦怕皇帝将来卸磨杀驴。
“前朝之时,宫里宫外,官员品位俱都制定详细,可如今,元娘,如今任职之中,官员不足前陈朝时期一半而已。”太后忍了咳,傅明华替她拿了软枕,垫在她腰后,又取来养身温补的茶,送到太后嘴边,喂她喝一些。
“这已经是皇上苦心经营多年的结局。”
太后喝了几口水,闭了闭眼睛。
先帝当年的急切,图一时痛快,却给朝局留下了极大的弊端,‘无人可用’这四个字初时听来可笑,可细细推敲之下,又实在值得人深思。
傅明华几乎可以想像得到,当初年轻的嘉安帝尚未登位前,便遇到这样一个天大的难题,他又该怎么解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名士、学子恢复对朝廷的惧怕,进而入仕,为大唐所用,不是一个简单的事。
“所以便有了我母亲嫁入长乐侯府。”崔贵妃亦是被崔家的人,在先帝的笑脸下,被迎入了洛阳魏王府中。
太后脸上露出笑容来,叹了口气: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正是因为当时的窘境,所以那时代表了江南的四族之一谢氏,才嫁入了长乐侯府。‘
她的婚事初时看来只是傅其弦撞了大运,可实则这一嫁,带来的是谢家面对皇帝所愿付出的诚意。
那时谢氏与傅家结的两姓之好,使得江洲谢家为了朝廷人才而付出了一些努力。
那一年江南有不少才子前往洛阳应试,解了朝廷当时的燃眉之急。
------题外话------
以下免费!!!
第一更……
感觉双倍月票迅速的掏空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