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章 姑娘请披黄袍五(1 / 2)

加入书签

“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

玄鸟出林,春分至,一大早,孟月池就被换上了一套干干净净的素衣,和孟月容一起被她们的母亲柳朝姝送去了鹤洲石桥边上。

“万事小心,不要逞强争胜。”

听见娘亲的教导,孟月容用力摆手:

“娘你放心,我不会随便欺负人的!不给阿姐惹麻烦。”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只她一独女,按照明帝时候的《大启律》,她父亲去了,两艘船都是她的,按照穆宗时候的《大启律》,她父亲去了,族中可按照市价五成收了那渔船,但要将她供养至成年。可如今,她爹没了,她族中直接霸占了渔船,还要将她卖了,她求告官府,官府要把她送还族中……”

薛重岁语气平淡,她活得太久,经历了太多,已经极少会有愤怒之意了。

这天下有无数的息猛女,还有无数女子,连息猛女都不如。

“世人总以为扶正之乱是瞬息之间的天翻地覆,又哪知道是日拱一卒,滴水穿石?世家势大,朝臣结党,税法荒废,穆宗只能退让。明宗有闻初梨、苏?两位女相,还有六位女臣入了凌烟阁,英宗有乔淑娘、左秋月,穆宗临朝之后,六部尚书就只有一个女子当过,遑论女相。”

拿起去了皮的枇杷,她笑着说:

“我来庐陵,因为庐陵,这书香腹地,也是朝臣结党的根脉所在。”

孟月池没说话。

“我在此地能破开一石,繁京中的女臣就能少三分阻碍,懂了吗?”

孟月池撕掉了一块枇杷皮才说:

“可您不耐烦给枇杷去皮,庐陵到处是枇杷人。”

“哈哈哈,枇杷人!”薛重岁被自己这个小徒弟给逗笑了,“你说找人替我去枇杷皮,你想找谁啊?”

孟月池低下头,说:

“我随我娘拜访过米大家,她颇得江南女眷敬重。”

“米大家?米修如?她出身端阳米氏,你可知道端阳米氏?”

孟月池摇头。

薛重岁看了眼从树叶间投下的碎光,说:

“那也是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我还没出生呢。米氏一族的女眷被孝威皇后申饬,全族女子都嫁不出去了,只能投身科举,也出了不少人才……米修如的祖母曾是光禄寺少卿,只可惜,扶正之乱前,她就投靠了代宗,代宗免了她的官,给她封了二品诰命,就让她荣归故里了,米修如所得的这份敬重里,可是掺了些恨的。”

这份恨意,和那些女人流的血一样,几十年光阴是无法将它们擦洗去的。

“掺了恨也无妨。”

小姑娘将最后一枚枇杷放在了薛重岁的手边。

还是去了皮的。

“爱则轻拿,恨则重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三水小草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是一对姐妹,一个太淘气,一个又太静。?me”夫子说起孟家两姐妹,都忍不住摇头,对孟月容,她们都是欣赏,对孟月池,她们就觉得有些可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