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改编(1 / 2)
牛车行进过半,细雪簌簌而下。
幸而一行人身上都穿戴着厚实的棉衣棉帽,谢拾的棉帽边还有余氏特意为他缝的暖耳,贴着两边耷拉下来,宛如垂耳兔长长垂下的耳朵,衬得他年龄又小了几岁。
被裹成年娃娃的龙凤胎则将小小的身子团在爹娘怀里,小嘴“呼呼”向外呵着热气,不亦乐乎地吹出一小团一小团白雾。
雪势渐大,道路难行。
牛车行进越来越慢,回村时,《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嘶??”
谢兰结结实实倒吸一口凉气。
她恍恍惚惚,不敢置信:“写话本竟然如此赚钱???不,是拾哥儿你的功劳才对。没有你这秀才公的名头,哪能赚这么多?”
不然的话,但凡写话本的都该发家了。世上何来那许多落魄潦倒的底层文人?
当初签约的过程谢拾早在信中便同她说过,谢兰心知肚明,若是没有小堂弟助攻,仅凭“凭虚客”,分红之事想都别想。
这与她的写作水平无关,不算方汝辉那等突破了规则的存在,无论小说在市面上多么流行,小说家始终在文人圈子鄙视链的最底层,恐怕只有极个别小说家能以文谋生。
“也得二姐你故事写得好才行。”谢拾没有推脱自己的功劳,亦不吝对谢兰的赞许,“故事若是不好,哪里能赚这么多?我府学里的同窗如今都成了你的书迷呢!”
他又将丁士德的事迹不透露姓名地拎出来讲了讲,姐弟俩笑过一场,谢兰反而开始担心起谢拾在府学的境况来。虽说故事中的丁士德担任的是喜剧角色,她却不曾忽略这个角色起初表现出的不友好。
谢拾便又讲了讲府学生活的趣事,顺便热心推荐他在府城吃过玩过的地方,畅想将来大家一起到府城玩,其中便有热闹的瓦舍、清幽的明月湖。许多内容他在每月寄回家的信中早有提及,面对面讲给姐姐听又是另一番滋味。
说着说着,谢拾想起一件事:“差点忘了,有个朋友托我给二姐带一句话……”
这个朋友正是肖瑞云。
忆及肖瑞云提出的“不情之请”,谢拾如实复述道:“他不知晓凭虚客的身份,只是很喜欢《神仙志》,欲改编成戏曲,若是盈利分文不取,不知二姐你可愿意?”
“……还有这等好事?”
谢兰惊喜不已。
笔下的故事搬上戏台,对她而言,这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谢兰疯狂心动。
“可我不懂戏曲,也不会写……”
“这不打紧,他会就是了。”谢拾摆了摆手,“二姐你若愿意,我便如此回他。”
谢兰连连点头:“我当然愿意。可分文不取就罢了,不能让你的朋友白忙活,《神仙志》能登上戏台我就心满意足了。”她满眼期待,又忍不住好奇地开口,“忘了问一句,你这朋友又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