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蟹赋(1 / 2)
季秋时节,露寒而凝,菊有黄华。
谢拾恰在此时来到福州府,不仅有幸见识到当地渔民赶海、打渔诸事,还在浅滩上捡了不少贝壳,预备带回家作为纪念品。
一连数日观海,谢拾体悟皆有不同。天光晴明、风平浪静时是一番感受,风雨如晦、狂涛怒卷时又是另一番感受……直面汪洋之无际,不免令人心生渺小之感。
谢拾不觉起了作画的心思。
他先后师从徐夫子与《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至一地,必求三宝。今日三宝俱得矣!”
宋问之与之并肩踏出酒楼门槛,闻听此言,忍不住侧过头来:“何谓三宝?”
夕阳西下,身旁的少年微笑着竖起一根食指,正色道:“美味佳肴是其一。”接着竖起第二根,“风景形胜是其二。”然后是第三根手指,“贤达俊彦是其三。”
宋问之几乎飘飘然起来。
……美味佳肴已入腹中,风景形胜已入画中,而贤达俊彦,指的不就是他宋问之?
……谢兄说话可真好听啊!
?
与宋问之相识虽是意外,二人往来却颇为投契,至少作为饭搭子是十分契合的。两人又约过几回饭,尽管谢拾不曾特意打听其身份背景,亦对宋问之有了几分了解。
此人已过而立,是福州府小有名气的人物。昔年也是个大名鼎鼎的神童,不过自中秀才起便屡考乡试不中,昔日的光环随之散去不少。他颓废过一阵之后,似乎彻底看淡功名,日子反倒逍遥起来。
尽管身上只有秀才功名,不过宋问之善工笔,写诗作曲都是一绝,在福州府士子中也算一号人物,且人际颇为广泛。
正因如此,他当时才会笃定谢拾并非本地人士,毕竟本地俊彦他自认为一清二楚,以谢拾的画技,绝不至于半点名声也无。
结识宋问之给谢拾带来的好处,一是多了一位熟知当地风景形胜与美味佳肴的导游,二便是让他得以顺利融入本地士林,不过半个月便在福州府有了名气。在宋问之帮助下,福州“三宝”不在话下!
而谢拾亦在凭才华征服本地读书人的过程中,熟练地安利起一手建立的致知社。超越横渠文社成为大齐第一,他是认真的!
不知何时,谢拾下榻的客栈中便有了越来越多读书人往来,书香之气萦绕不散。
他在这书香之气中安睡。
夜间,又于化作“襄平府学”模样的虚拟自习室中醒来,在其中博览群书。
梦里梦外的书香之气似乎已经成为谢拾熟悉的味道。若是一日不闻,反倒不习惯。
这一日,他依旧在梦中苦读,虚拟自习室却在骤然间破碎,一只胖狸猫闯了进来。
[宿主快醒醒,外面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
谢拾的意识猛然被胖狸猫从梦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