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9章 赠礼(1 / 2)

加入书签

段朝宗这边惦记着谢拾的时候,谢拾亦从福州百姓口中数次耳闻这个名字??

随着溃散的倭寇被官兵清剿得七七八八,躲起来不敢作乱的少数残兵亦失去威胁,当日逃难而来的周边百姓自然也就到了被遣回的时候,短短数日已经走了大半。

而谢拾这些天既不曾四处采风,也不曾像之前一样跟着宋问之参加文会雅集,读书人之间关于他的争议,他更是充耳不闻。

自守城事毕,难民入《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下了。”

他应对从容,言语间隐有自我打趣之意。李允泉愈发对这位此前只闻其名的少年高看一眼,便也笑盈盈地回道:

“泊阳来的谢举人或许还有第二个,十来岁的湖广解元、挺身而出守城的义士却只有一个。今日看来,果然是不负盛名!”

“谢某哪里谈得上盛名?”

守城?捕捉到这个关键词,谢拾隐隐猜到对方为何而来了,不免生出受宠若惊之感。他自认并没有做什么,依旧是原先在赵横面前的说辞,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守城之事,仰赖军民一心,将士用命。谢某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功成亦不在我。况且守城者众,在下不过其中一粟而已……”

李允泉目光似不经意在四周扫了一圈,道:“谢举人过谦了。闽人有保家之责,谢举人却无守土之义……大帅知晓义举大为激赏,又听闻谢举人擅射,遗憾未能上阵杀贼,言道少年英雄,当以宝弓相赠!”

说话间,他示意随行的亲兵呈上一副托盘,揭开盖在上面的红布,一柄乌黑的宝弓出现在谢拾面前,弓身如同一轮弯月。

它静静躺着,便散发出如山一般的厚重。

谢拾一眼就喜欢上了。

本想推拒不受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谢拾几乎是毫不犹豫收下了这份礼物:“大帅厚爱,谢某恭敬不如从命。”

客栈中,一双双目光都落在被谢拾收起的宝弓上。这只是一张弓吗?这是镇守重兵段朝宗明晃晃的看重??或许朝堂上的高官有资格不将段朝宗放在眼中,可福州府本地,这位镇守重兵份量着实不轻。

哪怕是瞧不上武夫的清高读书人,真正面对段朝宗时,都只能恭恭敬敬。

“……石头,取纸笔来。”

既然收了礼物,自该礼尚往来。更何况谢拾对段朝宗这等保家卫国的人物本就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勉强。

“段大帅二十年来如一日守卫海疆,庇佑闽地百姓,功莫大焉。亲眼目睹班师盛况,在下心有所感,聊以一诗回赠。”

白纸铺好,谢拾提起笔,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日剿倭大胜,官兵回城时的景象。

耳边是百姓山呼万胜的声音,眼前是骑在高头大马上、面目模糊的将军。谢拾不曾看见他的容貌,只看见他一身染血的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