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1 / 2)

加入书签

虽然知道马上会有媒体团下来拍摄采访,叶青却并未刻意改变她的节奏,接下来的两天,依然是根据之前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对剩下的母猪进行催生。

接连四天时间的催产接生都很顺利,不管是母猪还是猪崽都很给力,整个接生过程中并未出现任何不可控的情况,每天接生出来的猪崽数量均在一胎二十只上下浮动,而且猪崽的情况都很正常。

只有一头母猪,因为刚成年没多久,第一次开怀就揣上了二《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叶青笑得有些得意:

“就是因为身高矮不起眼,才不会惹人注意,人贩子跟飞贼放松了警惕,反而对我这样的小透明不会加以防范嘛。”

“不过那并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儿,身高一直算是我从小到大的一个痛点,我想,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跟我一样受身高困扰的人很多,而且这些人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基因遗传天生长不高,而是和我同病相怜,都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身材矮小。”

“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在食物摄入上下功夫,而最能助人迅速长高的,其实就是多摄入肉类蛋白质,所以一下乡,我就盯上了靠山屯养的生猪,决定对屯子里的养猪场着手进行改革。”

叶青没有一上来就扯什么假大空的理想,也没把自己架在很高尚的位置,而是着眼于她自身的困境和私心,将她曾经备受困扰的身高问题给翻了出来,然后从这个很小很细微的生活点滴着眼,再引入到科学养殖这个话题,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就能把倾听者带入到了她的情境当中去,使得她的整个谈话过程轻松且真实,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甚至让听者意犹未尽。

几个报社的记者们就都被叶青给吸引住了,尤其是在听到叶青提到下乡后看到农村现状后她的心路历程,以及阐述她构思养猪计划的初衷的时候,每个人都觉得感同身受,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之后记者们又问了叶青不少问题,但可能是有杭廷芳在前头将访谈的基调定死了,又或者是这些记者本来就得了上头的指示,总之,每个人的问题都很温和,并没有谁刻意给叶青挖坑或者问一些过分尖锐的问题。

而且几个报社的记者都没有因为叶青年纪小就表现出高人一等不尊重叶青的地方,这让叶青在采访的过程中情绪始终都很稳定平和,回答问题自然也干脆利落,只要不涉及到敏感话题的部分,她基本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整个过程都相当配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