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 送行(1 / 2)

加入书签

以韩青的聪明和阅历,几乎不用怎么费神,就能猜到,汴梁城内,可能会有政治漩涡。所以,自家祖父韩宝贵才千方百计赶自己尽快前往青州。

然而,到底是什么漩涡,接下来连续两天,韩青无论如何努力,却都触摸不到半点头绪。

原因很简单,他虽然聪明过人,上辈子却连个保卫科长都没当过。在政治斗争方面,可谓毫无经验,当然察觉不到汴梁城内的暗流藏于何处?

此外,现在的他,《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此一来,李?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想了想,又将日常与上司、下属们,打交道的关窍,低声交代。

有些关窍,韩青早已掌握。有些关窍,韩青不以为然。但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关窍,是韩青不熟悉,也没注意到的。听了大师兄的指点,顿时觉得如醍醐灌顶。

而那李?,也极为懂得把握分寸。用最简练,最快速的语言,在短短半刻钟之内,将自己想要交代的东西,交代完毕。就笑着举起酒杯跟韩青碰了碰,又去寻找其他同窗交流。

韩青感谢对方不吝指点,心中对此人好感度节节攀升。本想再多讨教几句,却被另外四个马上临近毕业,以前跟他关系就不错的同窗给围了起来。

那四位,年龄都比他大上五六岁,却都还没出过太学的大门。所以说话做事,远不如他成熟,更比不上已经在官场中打了四年滚儿的大师兄李?。

一开口,四人就直接挑明的来意:毕业之后就得下去历练,顶多是中县八品主簿。如果留在汴梁,则最多是六监九寺的九品承务郎。(注:承务郎,古代京官,相当于现在中直机关的科员。)

所以,如果韩师兄在青州那边还缺人干活,届时务必照顾兄弟们一下。弟兄们虽然笨手笨脚,毫无经验,终究是太学生,学什么都比寻常人能快一些。

这种举动,跟韩青上辈子见到的战友转业,找混得好的老排长安排工作,属于一类。韩青听之见之,顿时心中感觉好生熟悉。想了想,压低了声音说道:“位置肯定有,只是将来的前途如何,我自己也说不准。所以,你们想要去青州,自己考虑清楚,将来千万别后悔。”

“不后悔,肯定不后悔。即便后悔了,也不能怪师兄!”四人闻听,喜出望外,立刻拱着手连声答应。

“另外,我这边只负责留位置,具体毕业之后,怎么才能走通吏部那关,把你们安排过来,你们还得去托李师兄!”韩青想了想,又笑着补充。

“明白!师兄放心,我们多少也能找到一些门路!”四人闻听,再度笑着拱手。

正说得热闹之际,长亭外的官道上,忽然有一队马车,快速驶过。本来是应该直接奔向汴梁,然而,最中央那辆马车上,却忽然有人低声吩咐一句,紧跟着,所有车驾,都缓缓停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