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夜话(1 / 2)

加入书签

夜风透窗而入,送来缕缕花香。

大宋第三任皇帝赵恒的鼻子动了动,笑着停下笔,从奏折上抬起头向窗外张望。

汴梁城内气候暖和,这个节气,桃花早就落尽,荷花与牡丹尚未到开放的时候。夜风里忽然送来的这股子花香,让人感觉有些好奇了。

然而,还没等他分辨出,花香到底属于哪种芳草,一个熟悉的声音,就已经传入了他的耳朵,“官家,夜已经深了。先停下来吃点儿东西,奏折等《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其中一个,就是寇准。而后来,他们果然也没辜负父皇的培养和期待。”

这纯粹是他临时想出来的瞎话,然而,刘娥听了,却立刻顾不上再坚持伺候他吃宵夜。先轻轻给他行了个礼,然后红着眼睛说道,“官家的厚爱,臣妾必会铭刻于心。但是,咱们的孩子还没出生呢,将来是贤是愚,现在也无法知晓。您不必如此宠着他,现在就帮他寻找臂膀。”

“朕和你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个蠢材?”赵恒看了她一眼,满脸自信地反问。

刘娥立刻有点接不上话茬儿。沉思再三,才终于又低着头,柔柔地说道,“官家,慈母多败儿。臣妾性子绵软,肯定做不了严母。官家作为父亲,总得严厉一些为好。不能他刚一出生,就什么都替他准备得一应俱全。”

然而,她越是谦让,赵恒反倒越觉得,要对她多照顾一些。以免因为她娘家势力单薄,将来连累孩子也被别人看不上眼。

因此,想了想,赵恒笑着说道,“有备无患,有备无患!况且,朕会给咱们的孩子,找最好的老师,从小替朕好好管着他。对,就是这样,国子监祭酒郑长风,最擅长教学生。等孩子到了三岁,朕就让郑长风来手把手教他。”

“郑长风?”刘娥眼前,立刻闪过了一个白胡子老好人的身影。随即,眉头轻蹙。

国子监祭酒郑长风,学问肯定一等一。这点,全大宋都没人会否认。但是,说郑长风会教学生,恐怕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据刘娥暗中留意到的消息,那姓郑的教学生,如同放羊。只要“羊儿”自己吃草就行了,他只管在旁边喝酒睡觉。

“你担心他教不好咱们的孩子?”赵恒敏锐地察觉到了刘娥情绪变化,看了她一眼,笑着摇头,“你可别被他的表面给骗了。他在国子监不用心,是因为他不希望满朝文武,过半都出自他的门下。而只要是他肯当做弟子的学生,随便拉出一个来,都是一等一的英才!”

“有这么神奇?”刘娥听得眼神一亮,立刻刨根究底,“是臣妾孤陋寡闻了。官家,满朝文武,到底哪几个,出自他的门下?可否让臣妾听个新鲜?”

“当然!”赵恒今天心情愉悦,立刻笑着点头,“其实你都知道的。状元王曙,就是太学上舍毕业。开封府北院判官折惟忠,也曾经在太学读书,得到过他的认真指点。还有,就是韩佳俊了。你甭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酒徒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年过三十五岁,尚未有一个亲生儿子,不得不按照规矩,考虑从自己的几个侄儿当中,挑选一个出来当做储君。

赵恒自问有帝王胸怀,但是,再宽阔的胸怀,也不可能在明明还有希望生儿子的情况下,将皇位传给自家侄儿。

更何况,如果他答应了某些重臣的恳请,挑选一个侄儿立为储君,毫无疑问,雍王的儿子长子赵祷,将是最合适的选择。

古语云,长兄如父,又云,知子莫如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