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2章 战舰蔽海而来(1 / 2)

加入书签

登州以东十里,海面上浮光跃金,波澜不惊。

如此好的天气,却没有任何渔船出海。整个海面上都空荡荡的,看不见一艘帆影。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沿着海面抹了一把,抹掉全部人类的踪迹。令方圆数十里水域,变得宁静而又美丽!

“吱??”一群海鸥忽然尖叫着从半空中掠过,打破了画一般的宁静。

紧跟着,数十艘悬挂着绿色旗帜,方头方脑的战舰,从海天交界处《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的都指挥使崔荣是他的嫡传弟子,出身于高丽豪族崔氏,一身本事都为他手把手传授。

三天前,船队在离开高丽的最后一站瓮津,蔡仁愿自己此行的作战计划,完完整整地交给崔荣。同时,将最危险的前锋任务,也交给了此人。(注:宋代登州到高丽的最短航线,历史记载只需要两天一夜时间。高丽各地的船只,都是先抵达瓮津,再横穿黄海向西直达登州。或者向北到老铁山(旅顺),由老铁山再折向登州)。

最危险,同时也意味着立功的机会最多,师徒两个对此都心知肚明。

而那一天,也终于有细作,驾驶着渔船冒死渡海,送回了大宋方面的最详细情报。

奉命整顿登莱沿海防务的是个文官,名叫韩青。年初的时候,就是此人用偷袭手段,击杀了登州水师都虞侯杨行彦。

此人虽然身为提点刑狱公事,却精通兵法,在厢军的粮丁当中颇具威望。以前跟高丽这边联系紧密的纯阳教,也是被此人带领数千粮丁剿灭。

“倒是个有几分真本事的。他师承何处,现在年龄几何?还有没有其他战绩?”蔡仁愿当时听得眉头轻皱,立刻仔细盘查起韩青的根底。

“他,他好像师承他祖父,大宋殿前都虞侯韩重贵,或者镇戎军都监李继和。他年龄应该刚刚满二十岁。”细作姓王,奉命在大宋潜伏多年,做事颇为精干。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立刻给出了答案,“以前据说,在大宋永兴军路那边,追随李继和上过战场,因为功劳,升任那边的提刑判官。”

“原来是头陆地上的猛虎!”蔡仁愿登时就有了信心,笑着向左右挥手。“谁去替本帅告诉他,水战与陆战不一样!”

“末将愿往!”当即,几个都指挥使争相回应,每一个人,眼睛里都充满了自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