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3章 刺杀参知政事(2 / 2)

加入书签

更何况,哪怕他想为大宋做得更多,也得官家放心才行。

把他调回京师,对他祖父韩重贵委以重任,这两个安排,明显就带着平衡和羁绊的意思。

他老老实实做文官,在汴梁城内查案捉贼,大伙彼此都能相安无事。如果他还自不量力,去插手国家大政,或者染指《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睁睁地看着局势越变越糟!

这一日下午,终于来到了东明县附近,眼看着距离汴梁只有不到半日路程,而官道上,仍有行人车马络绎不绝,三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放慢了速度歇缓体力。

京畿百姓,显然要比京东、京西两路百姓,更能沉得住气。

官道上的车马来来往往,却没见到几个扛着大包小裹的逃难者。而靠近县城十里亭的道路两旁,仍旧有当地商贩,搭着凉棚,贩卖凉糕、茶水、瓜果等物,仿佛两百里外澶州正在进行的战事,与自己毫无关系一般。

“官家应该还没离京!?me”见到百姓安居乐业,杨旭心中顿时就有涌起了几分不切实际的幻想,“今晚咱们三个一起去拜见寇相,陈述利害……?

[.me]『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me”

“王相说过,不能朝令夕改。”连续多日赶路,韩青早已从失去”先知先觉能力”的打击下,恢复了过来,想了想,轻轻摇头,“耶律隆绪一直在辽军当中,官家不出战,大宋将士在心气上就落了下风。而即便官家去了,有寇相和王相在,应该也能阻止官家过多插手军务。”

后半句话,肯定有些对官家不敬。然而,身为参知政事的王曙,却充耳不闻,笑了笑,满脸疲惫地在旁边接茬,“河北行营都监李继隆老将军,是官家的亲舅舅。官家应该不会连他的本事也信不过。此外,官家所信任的两位都知,刘承?和窦神宝也通晓兵法,关键时刻,应该不会拿自己和官家的性命去冒险。”

“如此,官家御驾亲征,我等就无须过于紧张!”韩青吐了口气,喘息着继续说道,“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好。其他,暂且等等,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这是他连日在马背上思考,才终于给自己找到的答案。

虽然眼前的事实,与另外一个自己所知道的历史,已经不尽相同。赵恒御驾亲征,从被寇准所逼,变成了主动前行。

但至少大方向,还是御驾亲征。

所以只要像王曙当日说的那样,做好分内之事,确保汴梁安宁,就足够了。

另一个时空,是赵恒到了澶州之后,宋军士气大振,击杀了辽国大将萧达凛,令辽军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不得不接受了大宋和谈的提议。

这个时空,只要后方不出乱子,最后的结果,应该也不会太差。

“你倒是镇定,大有古代名将之风!”杨旭心

?me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