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章(2 / 2)

加入书签

于是,闻风赶来的网友们点开一个拜年视频,在滑雪,再点开一个,还在滑雪,又双?点开一个,居然还在滑雪!

直到他们点开最新发布的那则,看见那张熟悉的少年面孔时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轻轻就能卷出头,应该很有几分自傲资本。

但放在身兼多项,横跨夏冬的余曜面前,他们俩对视几眼,还真骄傲不起来多少。

而四人团里唯一一个相对冷门的击剑冠军简镇川,看似弱势,却因为从十四岁开始打比赛起就横扫国内外各大赛场,单从重量级奖牌的数量上来说,还真不逊色一点。

四人可以说旗鼓相当。

来之前从教练口中套出点消息的马易彬犹豫一下,见大家还在一头雾《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过,“要不然的话,不会把我们都叫到局里来进行一对一的面试。”

华国的上下层制度明确,总局鲜少直接联系运动员本人,有事一般也是通过分管项目领导到国家队总教练再到省队的层层传话。

临近奥运,还需要考察个人形象的,大概率就是举旗手的选拔了。

在场三人都听到了自己变得急促的心跳声。

只有余曜不是很在状况内,“我认识冬奥举过旗的运动员,听他说就是总局一通电话的事。”

没记错的话,凌燃和明清元是这么说的。

自己也是赵正飞教练的一个电话就被从队伍最后被提溜到了举旗手身边的c位,压根就没有这个什么进门先测身高体重的流程。

宁殊然想了想,“你说的是花滑的凌燃?我觉得两件事不能放一起看,冬奥代表团本身人就少,凌燃之前又很耀眼。夏奥的知名度和地位要高多了,开幕式更是重中之重,总局的选择多,慎重点很正常嘛!”

好像也有点道理。

余曜回忆了一下自己从事过的项目,要么是冬季的,要么是夏季偏冷门的,还真没太注意过这种举旗手还需要层层筛选的情况。

不过好像确实很有意思。

自己现在只是普通人,撑死能参加三届奥运,如果能替华国举一次旗,的确意义非凡。

少年轻轻扬了下眉,再对上同伴的眼神时,就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了如出一辙的向往和志在必得。

“咳咳,”马易彬不想让才友好起来的气氛马上变得火花四射,打断道,“你们这两天都打算怎么过?除了总局的年夜饭,我们队里打算趁着这两天暴雪去打雪仗和堆雪人!”

这个话题一下吸引了大家伙的注意。

同是南方人的宁殊然和简镇川神情里都多了兴味。

宁殊然笑得见眼不见牙,“我们队里也有这个打算!”

简镇川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丝笑影,“那我带着我们队的人一起去?我们几个项目完全可以一起玩雪。”

话题紧接着传递到余曜这里。

虽然不是东北本地人,但在冰雪集训中心住过很多年的少年看着眼前跃跃欲试的几个夏季运动人,不受控制地生出了一种北方人看南方人玩雪的莫名吃瓜感。

他有点为难地凑热闹道,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曲临青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