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万灯茗,二楼雅轩居。

姜怀若支着下巴,一会儿看看对面的那两人,一会儿又看看自己右手边的那位。来回几次后,终于,他受不了了。

他先是对着自己对面那两人说:“行了啊,你们两别太过分。”

坐在他对面的可不就是晋王夫妇吗?

女子就是他认的妹妹,沈幼央。

沈幼央脸皮薄,听到姜怀若的话后,脸就瞬间红透了。她边摇头说不要了,边把脸往姜怀危的怀里藏。

姜怀危一下没一下地摸着怀里人的脑袋,像是在安抚着。

然后他抬眼轻轻瞥了姜怀若一眼,又低下头哄着:“幼央听话,再吃一块好不好?”

姜怀若听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虽然这几日他已经在晋王府看过类似场景无数次,但他也是真的没想到即使在外面,这个传闻中无情无欲无求的晋王也是这般模样。

果然是京城少妇们最艳羡的晋王妃啊。

当初晋王力排众议娶了出生清贫且来历不明的晋王妃,是京城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家都说晋王此举可惹得圣上龙颜大怒,可晋王不仅娶了,还言拒了所有圣上赐他的小妾。

那时的朝廷重臣也多有不满,少部分的人也因此站到了姜怀信的阵营。

但姜怀危却无所谓,他早在遇见沈幼央那刻就告诉了自己,她是他认定的夫人。

如果她真的如传闻所言出身清贫来历不明就好了,可她不是,他的晋王妃是遭受了很多苦难才来到他身边的。

沈幼央及竿那年,她的义父打算把她卖到青楼去,好赚取银子再赌。

于是那夜,她逃了。

之前不是没想过逃离,她的义父贪赌成性,每每输钱喝完酒还会打骂她。但因着养育之恩,她迟迟没有离开。

还好那夜她鼓足勇气离开了,从此遇见了一个对她很好很好的人。

沈幼央的厌食恶习便是因为以前常常吃不饱饭而留下的。

胃习惯了饥饿感,所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姜怀危知道了以后,就一直会喜欢盯着她吃饭。

脸藏在姜怀危怀里的沈幼央继续摇着头。

姜怀危笑了笑,脸上也不见丝毫不耐。

姜怀若总觉得他笑得危险,果不其然,姜怀若看见他低头不知在沈幼央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怀里原本就脸红的女子顿时脸更红了。

她乖乖抬起头,张嘴吃掉了他手里的桂花糕。

姜怀若:“……”登徒浪子!表面君子!

偏偏他那个妹妹还那么乖巧,没眼看啊,没眼看。

他转头望向另一边,控诉道:“萧季和,你看看他们。”

萧季和不知什么时候站到窗边去了,姜怀若心想:果然也有人早就看不下去了。

他起身走过去,感叹似的来一句,“我们两可终于想到一起去了。”

萧季和嫌弃地看了他一眼:“?”

姜怀若无视他的嫌弃与不解,也凑到他身旁张望着窗外。

“你看什么呢?”他趴着瞧了瞧,“这也没什么好看的啊。”

“有,”萧季和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兀自笑了,他指着窗外某处,“我家阿窈现在就在那里。”

托这几日姜怀若作贱跟着萧季和去了几日军营的福,他已经知道了阿窈就是温扶桑。他顺着萧季和指的方向看去,然后满脸无语。

就是个破屋顶也能看这么久?

姜怀若有点想打自己一巴掌了,干嘛要拾掇他们出来呢。

噢,好像是因为萧季和要成婚了,婚前太紧张,于是他就找姜怀危来给他开解开解。

姜怀危同沈幼央说了几句话后,就也走到萧季和身边,“恪卿,你的婚期定在何时?”

“十月初八。”萧季和回答。

前些日子,姜氏同张氏一道去寺里找人结合他同温扶桑的生辰八字算过了。

“怀危兄,”萧季和迟疑道:“成婚前我都不可以见她吗?”

他已经有大半个月没见过温扶桑了。

姜氏说成婚有三书六礼,得一步一步来。

现在就只剩下三书里的第三书“迎书”和六礼里的第六礼“亲迎”。

可他真的很想见他的阿窈。

他像是已经忘了以前的日子是怎么过下来的一样,现在他在军营里都魂不守舍的,所有的事情都统统交给了手下的副将。

姜怀危自是明白“她”指的是温扶桑,他笑:“我所知晓的萧将军可不是这样畏手畏脚的人。”

萧季和听出他话的意思是说想做就做才是他这个萧将军的一贯作风。

“是有句俗话说,婚前见面,婚后不相见。”姜怀危又道:“但那是在男女双方没见过面,只承父母之命的前提下。所以对于恪卿你来说,除却婚前最后三天,其余应该不必有顾虑。”

婚前最后三天是不能相见的,否则会被视为不吉利。

今日为十月初四,于是当夜亥时,丞相府悄悄来了位不速之客。

“小姐,”月白打了个盹儿,“你还不休息吗?”

月白搞不懂她家小姐近来是怎么了,每夜掌着的灯火都是很晚才灭。

“你先回房吧,”同前几日一样,温扶桑打算看完手上这本经书再休息。

月白是熬不住了,她只道:“那小姐你也早点休息。”

“嗯,”温扶桑叫住她,“月白,你同屋外的清影也说一声。”

月白:“好的,小姐。”

她转身便关上了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