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七三章 新居(2 / 2)

加入书签

大苹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距离乌衣巷很近,便于同谢家交流沟通,常常走动。总体而言,长干里是合适的选择。

然而找到合适的房子却有些难。长干里的宅院普遍都小,毕竟是普通人家的宅院居多。二进二开的宅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豪宅了。大多数都是前后小院,中间正房加厢房的普通宅院。

豪宅不是没有,但是那是李徽承受不起的宅邸。比如原来吴国在长干里的一座军营,如今被改造成了一座豪宅,为当今琅琊王司马昱的王府。别说钱的《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样点的宅子都需要两百万钱。有的地段更是离谱。比如谢玄那座甜水巷的外宅,买来的时候便高达三百万钱。这几年京城人口不断增多,价格更是涨了几成。

李徽想来想去,还不如在秦淮河和青溪外围找个大些的宅子,这样住起来宽敞实用。长干里便是个最好的位置。长干里虽然不在秦淮河范围以内,不属于内城繁华地带,但是和内城只有一河之隔。位置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价格可是相差了一倍。

长干里虽然是百姓的聚居区,但这里还算是档次比较高的区域。此处自吴国时期便是人口稠密之地,住着的都是建康本地的百姓,属于土著市民聚居区。在这种地方,其实自成一体,有集市店铺作坊以及各种设施,道路治安都很不错。这也是长干里相较于外城大多数百姓聚居区的房价高出不少的原因。

李徽现在的情形属于一朝暴富,但其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手头确实赚了八百万巨款,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因为在京城,这笔钱稍微挥霍一番,可能一年半载便一下回到解放前。

当然,选择长干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里距离乌衣巷很近,便于同谢家交流沟通,常常走动。总体而言,长干里是合适的选择。

然而找到合适的房子却有些难。长干里的宅院普遍都小,毕竟是普通人家的宅院居多。二进二开的宅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豪宅了。大多数都是前后小院,中间正房加厢房的普通宅院。

豪宅不是没有,但是那是李徽承受不起的宅邸。比如原来吴国在长干里的一座军营,如今被改造成了一座豪宅,为当今琅琊王司马昱的王府。别说钱的问题了,就算是有足够的钱,那也是问也不能问的。

有一些不错宅子,但是人家根本不想卖,也是不成的。终于找来找去,李徽相中了位于长干里居民区西北侧郊外的两座宅子。

这里虽然非人口稠密的长干里中心区域,两座宅子也都是二进二开的小宅院,地处也有些偏僻。但是李徽相中的正是它所在的临河的位置。宅子后侧百步之外便是秦淮河的南侧河堤,有一条岔河从宅子西侧流过。虽然杂树丛生,河里也全是淤泥,甚至有些不知多少年的老坟头。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硬伤。

这年头的百姓们都喜欢扎堆在热闹的街区居住,不知这种临河的开阔地带的价值所在。李徽可不想天天忍受外边街市上车水马龙熙攘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大苹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