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零九章 废立五(1 / 2)

加入书签

“陛下说,臣等只为家族之利,不顾司马家的江山社稷,这种指责,让臣等痛心。臣等所想的正是司马家江山延续的大局。臣等正是为了阻止一些人的狼子野心,才会这么做。倘若陛下不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臣等无话可说。”王彪之继续说道。

司马奕脸色惨白,眼中泪水流出,顺着脸颊流淌了下来。他的身子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谢安缓步来到司马奕身旁,抬起头来时,也是满脸泪水。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曹操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么?”谢安道。

李徽点头道:“是。到那时,一切以皇上的旨意下达,则谢公和王仆射王侍中,朝中众臣是遵还是不遵呢?显然是无法违背的,否则桓温便会冠以抗旨之罪。局面到了那种程度,便入当年曹魏代汉一般,一样的无可挽回了。”

谢安点头。李徽说的这些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难以理解的道理。谢安也早已考虑过这些问题,想过这些问题。但是,就算是如此浅显的道理,其实也没有多少人能考虑的到。更何况是李徽这样的后辈。

李徽能说出来,谢安已经很满意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绝对不能让桓温得逞,不能让他行废立之事是么?”谢安沉声问道。

李徽摇头道:“在下并非此意。因为这件事恐怕难以阻止,已经木已成舟了。”

谢安淡淡笑道:“那可未必。太后还没准桓温的奏折,也没有下懿旨宣布。天亮之前,一切都能挽回。”

李徽轻声道:“谢公,桓温有备而来,废立便是他退而求其次的目标。郗超进宫时,那么多人涌出来作证,便足以说明桓温废立蓄谋已久。早已做好了诋毁陛下的一切准备。也足以说明,这是桓温早就想要达到的目的。况且那三人今日被带出城,明日便有供状,陛下身上污秽已经洗不清了。这件事,已经无可挽回了。拒绝桓温,桓温岂非无功而返?谢公不想激怒桓温,但这么做必然是激怒了他。”

谢安微微点头。李徽继续道:“以下官的看法,目前只能如此。没有妥协,便没有和平。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做出让步都是合理的。顾全大局,稳住局面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不考虑,不计较。”

“可是你说的那些后果该如何应对?”谢安淡淡道。

李徽道:“谢公,只能在新皇人选上不能让桓温得逞了。这是目前能做的最后的博弈。废立之事成功,桓温目的已经达到,此刻在新皇的事情上那是寸步也不能让了。新皇人选绝对不能由桓温指定。下官认为,若说底线,这便是底线。否则后患无穷。谢公和诸位大人当统一口径,不惜以一战之姿告诉桓温,若他再得寸进尺,便只能玉石俱焚。桓温已然得利,最多在朝廷官职上有些要求,以取得最大的利益。但只要新皇不被他完全操控,朝政之权依旧在谢公和两位王大人手中,这样的交换便是值得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大苹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局的不崩盘。

可笑的是,即便是桓温也有这样的底线思维。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而比那些粗暴不计后果的造反和篡夺更具有理性。在激荡的局面之下,家族利益之间的再平衡其实是整个大晋政治的基础。一旦这种平衡被粗暴的打破,大晋存在的基础便不复存在了。

站在廊下良久之后,李徽觉得这么站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轻声对谢玄道:“谢兄还是劝谢公早些歇息吧。我也该回去了,明日一早,我再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