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在人心上生出无量光明(1 / 2)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经年。
分开的时候,他们都以为再见很容易,那时不知,这一别就是许许多多年。
倚窗而立的人伸手拨开窗栓,小轩窗被拉开一道窄窄的缝隙,没了帷幕遮挡,那一缕月色直直照在他轩朗的少年面庞上。
“宋宋,”他微微扭头,窄缝里照进来的月色挪至他的侧脸,“以你的机智,若想躲开那些害你的人,应当不是什么难事,你为何不躲?”
男孩双手《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宋瑜合该是文坛天才,他三岁开蒙,四岁已能通读圣贤之书,五岁便随阿爹站在殿前与先帝爷论及科举利弊。
被所有人誉为前途无量的文坛天才,毁在六岁那年的一场高烧上,而彼时,九岁的李少?第一次开诊,治的便是宋瑜。
百十个医者都退不下去的烧,被九岁的李少?轻而易举的退了下去,只是那场高烧持续的时间太长,烧退下去的同时,宋瑜的脑子也坏了。
头一遭替人断病,没能当着大众的面将宋瑜治齐全,这在后来成为了李少?耿耿于怀的唯一污点。
今夜故人相逢,就连月色也变的有些撩人,宋瑜忍不住透过打开的窗扇多看了一眼。
一眼之后,他抬手将窗户合上,银白色的月光被薄薄的帷幕挡了大半,屋内一瞬又暗了下来。
其实周晏琬并非只有宋芊芊这一个女儿,在钱姨娘生下宋瑜的那一年,她同样也替丈夫诞下了一个孩子。
那孩子今年亦满十五,名唤宋池。
池有积蓄之意,为正妻所生的嫡子取下这个名字的时候,宋旌文亦是寄与了殷切厚望的,在敲定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无人发觉宋池的异样。
直到长至半岁,旁的孩子都会翻身坐起,而宋池依旧只是模样怔怔的躺在襁褓里的时候,周晏琬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不对劲。
宫里的太医和民间的郎中一批一批来,又一批一批走,反复断了整整三个月时间,方才确定了宋池的病情,他们说,宋池大脑未长齐整,讲好听了是五识不全,讲难听了,那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痴傻病。
周晏琬不相信自己生下的孩子是个呆儿,她找了许许多多的先生来替宋池开智,可随着时间一年一年的推移,那孩子不仅没有进益,反而愈发痴傻。
比起周晏琬的宋池,钱姨娘所生的宋瑜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妙人,丫头婆子们都说,瑜哥儿尚在襁褓中的时候,那双黝黑的眸子便在眶里滴溜溜的转,活脱脱一副聪明样。
一岁抓周,池哥儿恹恹的盯着红绸布上放着的物件无动于衷,而瑜哥儿爬过红绸布,拽着父亲的衣角踉跄站起,宋旌文蹲下,张开手臂将这个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孩子护在臂弯里,而他顺势抬手轻轻抓住了父亲官帽上的顶珠。
瑜哥儿没抓最喜欢的拨浪鼓,也没抓仅有一臂长看起来很好玩的红缨枪,他甚至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酒晚卿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扇窗户全部拉开,从窗槛上翻身而出之前,他故意板着脸,佯装出一副还在生气的模样,冷冷的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