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陈清都剑术一般(1 / 2)

加入书签

“看兵书可以避暑,百窍清凉,读好诗亦可驱寒,通体舒泰。此时此景,咱哥仨必须来一碗藕粉。”

崔东山笑着从袖中摸出两碗冰镇藕粉,给姜尚真和冯雪涛递过去,冯雪涛道了一声谢,觉得自己总是跟不上崔宗主的想法。

崔东山询问要不要勺子,姜尚真说不用,单手托碗,仰头吃着藕粉。崔东山再变出两碗,一手一只,左一口右一嘴的。

一飞升两仙人,就是这么神仙气。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的土狗,如今都会跟着宋和身边摇头晃尾了,关系很熟了。

拂晓时分,陈平安一路送到浯溪村口,两辆马车停在一棵村头老樟树下边,刺史裴通和郓州将军褚良,都在道旁等候已久。

陈平安问道:“陛下当真真想好了,我如果担任大骊国师,有利有弊,比如只说墨家修士,就可能会中断跟大骊王朝的合作。”

大骊王朝的崛起,墨家出力极多。只说墨家游侠许弱,如何还是大骊宋氏的次席供奉。

但是墨家钜子,对这位年轻隐官的观感,可谈不上有多好。

大概可以算是那种双方素未蒙面、也不想着有任何交集的关系,以至于老秀才恢复文庙神位,这位在蛮荒天下一人即一城的墨家钜子,返乡参加文庙议事,都没有去功德林道贺,可事实上,墨家钜子与文圣其实颇有私谊,显而易见,就因为老秀才找了这么个关门弟子,再加上陈平安当时身在功德林,这位墨家钜子便干脆不去见老秀才了。

一旦陈平安成为大骊新任国师,就意味着墨家一众技艺超群的机关师,极有可能都会立即撤出大骊王朝。

宋和点头道:“这些事情,都考虑过了。”

余瑜苦着脸。

察觉到陈先生转移视线,余瑜立即笑得阳光灿烂。

陈平安问道:“我崔师兄那边,他有没有与陛下提及过自己的学生,比如觉得谁是他认可的亲传,可以算作入室弟子。”

宋和摇头笑道:“好像除了处州刺史吴鸢,大概可以算是国师的入室弟子,其余的,连同我在内,都没什么先生学生的正式身份,按照文脉道统来算,只能勉强算是尚未登堂入室的外门记名弟子?”

陈平安点点头。

宋和好奇问道:“陈先生这是准备梳理文圣一脉的师承脉络?”

说到这里,宋和自顾自笑了起来,“要真是如此,我就得改个口了,我可以算是崔国师亲口承认的学生!”

“没有这个必要。”

陈平安笑着抱拳道:“恕不远送,就此别过。”

宋和先将余勉扶上马车,再与陈平安拱手作别。

余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施了个万福,赶紧躲入马车。

本来想要跟余瑜说点事情的陈平安,只好转去与裴通跟褚良拱手致礼,两位封疆大吏笑着抱拳还礼,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