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道友别说话(1 / 2)

加入书签

竹楼一楼的檐下廊道,暖树忙着针线活,小米粒唧唧喳喳,说着大白鹅的青萍剑宗那边,如今又有了哪些官帽子。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制怒写竹逢喜画兰,读诸子集宜在春风里。

陈平安正在翻看本兵家书籍,第一批寄往白帝城的书籍,霁色峰这边其实已经准备好了,五百颗谷雨钱,很快到手。

山中剑房那边刚收到一封桐荫渡船寄来的密信,崔宗主在原先六司八局的基础上,在其中运转司和《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道士兴高采烈,拍打鱼额,“泥金色文字,只余下一个半边的‘角’,贫道还依稀认得,其余痕迹如浅淡鸟篆,岁月太久,如古碑字迹漫漶不明了。只说鲤鱼额头有个角字,这等征兆,还了得?!可别是成精了,给贫道炖了吃多可惜,再说贫道也担心遭天谴挨雷劈,老伯,你看咱俩有缘,又是你家门口钓上来的大鲤鱼,不如买回家中养着,这等祥瑞之物,几颗神仙钱算什么,老伯你说是也不是……”

撑伞老人有些无奈,当我白泥是那种三岁小儿吗?你这外乡道士,钓鱼就钓鱼,怎么还骗上钱了。

不过老人还是耐心听着那个道士在那边胡说八道,也没揭穿对方,心想要是陈旧还在这边,估计双方有的聊。

天底下骗子作假卖古董,总之就是一张嘴,都靠讲故事,不是祖上传下来的,就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

老人就记得陈旧曾经说过一种走偏门的赚钱营生,某些临水的仙家渡口附近,常有骗子事先备好一条额头刻字的鱼,最好是那种卖相好的鲤鱼,必须是红色,金色更佳,用此鱼必然是走江河大渎水入海、多年之后复归陆地水域的话术,类似书上有载,某某君主曾经朱笔题字,敢情莫非就是这条,诸位仙师帮忙掌掌眼……再加上旁边安排几个托帮着起哄,率先开价,专门坑骗那些看过些书、又读书不多的山上神仙。

其实老人一直很怀疑陈旧自己就做过这种勾当,不然就是那种给人当托再事后坐地分赃的。

白泥叹了口气,这些无根浮萍一般的山泽野修,混口饭吃确实不容易,便挥挥手,示意那个道士别费劲了,去别处骗钱去。

嗡嗡开口,含糊不清。鲤鱼嘴边两条金色鱼须颤颤巍巍,悬空如水草飘摇。

道士愈发卖力,扯开嗓子喊道:“老伯,你听见没,这条鱼真会开口说话,实在太吓人了!内容听不懂,多半是别洲雅言。”

那条只差半步就能炼形成功的金色鲤鱼,确实从海中入大渎一路游来此地蕲河,散心而已,在那中土白帝城附近,它功亏一篑,未能鲤鱼跳龙门,境界跌跌不休,但是靠着一身残余道气与龙气相互缠绕的气象,沿途一众水府祠庙都不敢阻拦,它原本优哉游哉,好端端的,不知怎么就被这个好似守株待兔的王八蛋道士,用那种锚鱼的最下作手段给钓上岸了,这会儿还生疼,它忍不住骂道:“臭道士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烽火戏诸侯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大人带路。”

别看它对城隍爷高平一口一个高光棍,心里边,总归是向着这位自家老爷的。便想着能够邀请陈山主大驾光临城隍庙,那就真是蓬荜生辉了。再就是高平这个家伙,太不会当官了,半点人情世故都不懂,自己每次苦口婆心与他说这些山水官场的礼数、讲究啊,高平非但不领情,死要面子活受罪,反而撂下一句皇帝不急太监急,这种犯忌讳的话,是你一个城隍爷能乱说的?

陈平安笑道:“具体日期,暂《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如今改名梅花,她的道号有点多,我就不一一赘叙了。”

谢狗撇撇嘴,山主你不拿我当根葱呗,自己就那么七八个、至多十来个道号,挑几个说都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