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五章 准女婿回娘家(1 / 2)

加入书签

上午到达锦官城宽巷老街,这里是清朝时期留下的古街道,梁静秋家就在兴仁胡同里。

这间老旧的四合院式住宅经过多次翻修,颇有些闹市中的古色古香。

向长辈们诚挚的送上新年祝福,递过了从京城带回来的礼物后,徐明淮和梁父被梁老爷子请进了书房的茶间里,进行了男人间的闲聊。

梁静秋和母亲张罗着午饭,梁奶奶从外面端来了甜点后,也出去帮忙了。

徐明淮接过梁父拿出来的茶饼,摆上白瓷杯,开始洗茶冲茶,经过白鹤沐浴、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祥龙行雨、凤凰点头等工序后,按长幼有序分好茶汤。

梁老爷子点了点桌子,神态自若。

“明淮啊,这是去年你爷爷拖人带给我带的乌龙茶,清香甘甜,味道纯正。”梁老爷子和颜悦色的说道。

徐明淮端起茶杯闻香识色,又吹了吹,放下茶杯:“这茶不错,老爷子真喜欢下次我带些过来。”

都说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

华人的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多种多样,歌舞戏剧,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酒茶等等,单说起茶,那也是有千百种可说道的。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青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具有美容养颜,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特别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

“你爷爷近来可好啊?”

对于徐明淮的孝敬梁老爷子也是默许了,最疼爱的孙女的都给忽悠走了,这点孝敬值当什么。

“精神头不错,听曲养鱼,每天还喝上二两。”徐明淮笑着说。

徐老爷子有三大爱好:听戏,养鱼,喝酒。除了酒因为年纪大了有了节制,听戏和养鱼可是爱得深沉。

“得闲得多走动走动,酒量都退步了。”梁老爷子感怀道。

说是酒量退步了,不就是身体退步了。

“老爷子您精神硕朗,还是一样的龙精虎猛,我爷爷可是比不了。”

徐明淮拿起桌上一叠小点心递到梁老爷子面前。

徐明淮瞧着梁老爷子银发间那几缕黑色,心下也有些感叹,到底是岁月催人老。

梁老爷子近七十了,眼看古稀之年了。而徐老爷子八十有二了,能保持一个好状态已经殊为不易了。

“你也吃点吧,抿甜哩。”

老爷子指了指桌上甜点,说了句家乡话。

“谢谢,我吃这个。”

徐明淮拿了一块绿豆糕放进嘴里。

“你和静秋打算嘛时候结婚呢。”梁老爷子问道。

“就这一两年吧,是打算稍微稳定些,以后就不那么辛苦了。”

徐明淮咽下了喉咙里的糕渣后认真说道。

“京城那边怎么样了?”

看老爷子思绪有点飘忽,梁父接口道。

“去年发展还不错,开年准备开展正式招生,然后走正规的培训,估摸着能收一二十个学生。”

徐明淮斟酌了一下,然后捻重要的说:“今年再发行专辑,往影视综艺上多走走,像郭老师那样厚积薄发,到明后年局面差不多就都打开了。”

“嗯,你还年轻,不要太急切。”梁父想了想说道:“郭老师也是浮浮沉沉二十年,一步一步熬出来,才有今天的花团锦簇。”

“我明白的,就是静秋跟着我吃苦了。”徐明淮看了看梁老爷子,然后对梁父说道。

“年轻人哪有不吃苦的,现在也挺好的,她乐意就去做,做得也不错。”梁父是疼爱女儿的。

“谢谢叔叔。其实我想过,光靠幕剧场是不行的,连国粹京剧守着剧场也做不到的事情,幕剧只能另辟蹊径。郭老师带了个好头,影视综艺剧场全面开花,这样才长远。所以我想这几年尽量把圈子探一探,都试一试,把路子铺开了,以后啊,后面的人就容易多了。”

徐明淮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我不光想着把幕剧搞红火,还想开川剧社,京剧社,皮影社,把我们民族戏剧的根传下去。梦想大了点,但总归是要有人去做的。”

“川剧社有现成的,你叔叔总不能传给外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