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1章 恰到好处恰如其分(2 / 2)

加入书签

鹿城方面是同意将这些企业整体搬迁到中原省、淮西省,具体怎么搬迁,这是后话,可以再谈,甚至补偿还是说奖励,都是鹿城内部的事情,不需要搬迁落地所在县区操心。

两江省在中央的话语权不敢说多么强,但还是有的,在政务院阐明利害的资格,那也不输给京畿重地。

除开正常的果蔬种植之外,鹿城的想法是发展速生林,尽可能地让淮水附近纸制品生产单位不需要从外部输入纸浆。

也就是尽可能把劳动力调动起来,让单位农村土地利用率提高。

政府代表遇到的难处,就是如果产生不同的冲突,有没有什么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所以讨论到这部分的时候,十四个县的政府代表,都是要求暂停了一下,就是把自己本地的复杂情况说一说。

“必要时候,可以小规模‘严打’嘛。”

省府大秘能轻飘飘地说出这么一句话,那显而易见不仅仅是代表他个人。

“具体的社会安全治理应急办法,可以参考多年以前的一些经验,相关部委可以协调两省或者多省之间的警力配置……”

有些经验在故纸堆里放着不用,不是因为不好用,而是成本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放以前,某些治安上的集中化治理,甚至可以从铁道部“借兵”,这个“兵”,是真正的兵。

财政支出差不多八十块钱一个人,调动一万人马,也就八十万。

但现在别说调动一万人马了,拉两个排出来,那就不少钱了。

这还是财政上的开支让人无语,还有部门改动,甚至是整体部门性质改动的状况,最典型的就是武警,随着制度建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成熟,很多以前能轻松协调的事情,放现在可行性不大。

需要中央牵头,政务院盖个章可没那么容易,得有说服力。

好在两江省如果为中原省解释相关原因,说服力天然存在,毕竟人吃马嚼的那点口粮,中原省出的可是大头。

唯结果论来看,中原省几个县,或者加上淮西省几个县,能得到什么呢?

能得到一个现代化的造纸业公司,并且在投产之前,已经有了国际性的大客户,按照新世纪的现代化超大型造纸厂用人规模,那大概就是在五千到一万人。

倘若使用外企雇佣标准,那这些都是高收入群体。

而如果以传统大国企的标准,那么这个超大型造纸厂,雇佣人数可以超过两万人,甚至可以更多。

不过显然因为有“特鲁姆普集团”的存在,模式肯定不太可能是传统大国企,中央也不太可能再批这么个类型企业放在淮河两岸。

两江省的省府大秘现在敢轻飘飘地放狠话,除了对“特鲁姆普集团”有详细了解之外,也对“财神爷”抱有十二万分的信任。

毕竟这货万一用“今朝”这个笔名,在内参上狗叫两声,说省府大院里面全是废物,上头还真会研究一下,是不是两江省专门出废物……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次来鹿城公干,有一说一,老老实实缩建康吃芝麻汤圆不香吗? <a style="font-size:16px;" href="javascript:%24('body,html').animate(%7BscrollTop:0%7D,100);">↑返回顶部↑</a>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