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又逢春?清溪(1 / 2)

加入书签

参与诗会的人作诗完毕后,诗作将交给院中屏风后的贵客品评。中途放弃的人虽有不少,但余下的人所交诗作也有厚厚一摞,选出的上佳之作会有专人诵读,而能赢得香囊的最佳则还会有专人品析,并能篆刻在桃园之中留观,是以等待结果的时间并不短,但在场之人几乎都不会因此而离开,哪怕是放弃的人都会选择留下来看看热闹。

桃园很大,诗会所在的院子不过只占了部分,早年有些附近的居民趁此机会溜进来做些小生意《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十分好看,也正是因此,那处被命作“清溪映桃”,作为桃园一景,还立了一块小小的碑。

那确实是游人可到的最后一个桃园景致,且也同样是文人墨客十分喜欢的景致,因着春天过后,溪水清澈,桃园主人又会在这里举办流觞曲水宴,邀文人前来吟诗作对。

只不过如今诗会是在院内正中举办,来此赏景的人不多,只有几对男男女女在溪水旁嬉闹。

而思索间,二人已经走到了溪流附近,花瓣顺溪缓缓流去,甚至将整条小溪都染上了桃花香。

唐清哲原来喜欢这种地方?简直闻所未闻。

“你来这……赏景?”

“不是我来,是你来。”唐清哲驻足,看了看薛小莞,而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帕子,递给了她。

“你给我这个做什么?我也没说过我要来这里啊?”

上辈子也好这辈子也好,薛小莞都从来没提过这个地方。

见薛小莞不接,唐清哲直接拽过薛小莞的手,将帕子交到了她手里:“你去溪边瞧瞧,就知道了。”

说罢还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写满了催促。

薛小莞只觉莫名其妙,捏着帕子心中满是狐疑地往溪边走去。

桃花花瓣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沉入了溪底,但在阳光的照耀下,没有被花瓣占去的水面还是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模样。

薛小莞向着那溪中一瞧,猛然间醒悟过来,为什么唐清哲要带她来这。

原来是自己的脸上全是斑斑驳驳的墨渍,黑灰交错,搞得她滑稽得很!

这些墨渍很明显是薛小莞纠结写什么的时候沾上去的,难怪自己写好递给唐清哲时,唐清哲看到自己的脸微微一愣。

憋笑怕是很辛苦吧?!

他竟然还一直什么都没有说,作诗时不说也就罢了,作诗结束了还要卖关子,害得自己抬着脸大摇大摆地逛过了一大圈园中的摊子,直到这里,才假惺惺地给了块帕子,一副十分周全的模样。

丢死人了!

薛小莞气得又在心里翻了几个大白眼。

不过薛小莞手中这帕子质地是真真好,一瞧就是丝织的,上头的刺绣针脚比那香囊上的还要好许多,恐怕是觉得薛小莞也不识货,一条这样上品的帕子,就这样交给了薛小莞,丝毫不在意是否会叫人起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