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三章 又逢春?圣旨(1 / 2)

加入书签

距离唐清哲离开云山,已经过了两个月。

最开始薛小莞还会偶尔心想,他是不是平安抵达了远京。毕竟她大费周章救了他三次,可一点不希望他最后还是废了一身武功。

但联想到那个最后要杀了他的黑衣人,薛小莞只觉得,还是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而在唐清哲离开约莫三五天后,薛小莞见不着他,自然就将他抛在了脑后。

这不,转眼便已来到初夏。

期间《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是要往上央州府去,在安王手底下任二把手呢。”

宦官说完,翻身便上了马,冲着薛聿文抱拳作揖:“薛大人,远京再会了。告辞。”

看着扬长而去的传旨人,薛聿文心中的困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又增添了许多。

薛聿文之前也不是没想过,这贵人的身份,若是高一些,恐怕可能是皇亲国戚。他甚至将几个与唐清哲年龄相仿的皇子都猜了一遍。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安王嫡子唐清哲。

安王是何许人也,薛聿文是知道的。

如今的安王唐载贤乃是当今圣上唐熠的堂弟,他的王位乃是席承自他的父亲唐耀。

大祈的王爷,不论是亲王还是郡王,都是降级席承,能世袭罔替的,到如今也只有三个,安王便是其中之一。

唐耀乃是先帝唐辉一母同出的亲弟弟,二人同为嫡子,在那场夺嫡之争中,本都有着极强的竞争力。然而唐耀却未争夺帝位,相反,他和嫡妹成朔公主成为了先帝的后盾,辅佐先帝赢下了那夺嫡之争。

先帝登基后便下旨,安王王位将永远世袭罔替,而安王嫡出,更是将视作天子子嗣,能与皇子同学。

当时就连唐耀的一干庶出子女,都得了郡王郡主封号,然而唐耀本人却惶恐万分,交还兵权,退出朝堂,并扬言自己的子嗣绝不参与权谋斗争。

然而之后丹柯进犯,国难当前,唐耀再次披挂上阵,为大祈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与素?交战,唐耀也参与其中。

但也正是因那场与素?的鏖战,唐耀身负重伤,回京后便一病不起,最终仙逝。而他不争不抢、只为家国忠义,最终也成为了一段佳话。

他的嫡长子唐载贤袭承王位之后,履行了他的承诺,只任闲职,不参与朝堂争斗,然而如今看来,唐载贤的这个儿子……却一点也不像是要继续践行祖父承诺的样子。当今圣上既然看重唐清哲,那便是也不在乎唐耀的承诺。

且唐清哲,想来也是个有手段的,来黎川探查,竟还将柳荣薪也搞走了。那上央州是远京在的地方,安王任州府刺史,实际上却是个名誉职位,二把手长史倒是有实权,却也不多,小事远京县衙管,大事朝廷干预,若真出了什么事,罪名反而很容易便来了。

那可是柳家的人啊……

来自这样一位安王世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山隐有鹤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换个地方做县令而已,就算是往远京去,没准也就是在六部里有个八品主事的差事。

可一跃就成了大理寺少卿,这叫薛聿文如何做梦,也想不到。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这调令的传达方式。往年不管怎么调,无非就是上头统一传下调令,哪可能有圣旨直接奔到云山县衙的牌面?

而会产生这副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那位小住的贵人,身份不容小觑。

思及此,薛聿文也无法安安心心就去收拾家当,他可是从薛少柏那里听过的,狩猎日那晚找到薛小莞的时候,她和那贵人似乎是……抱在一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