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零六章 开科取士(2 / 2)

加入书签

拿到策试题余应分感庆幸,若是一味在学庠苦读,他定然只会纸上夸夸其谈,而跟在主公杨安玄身边这么久,帮着打理往来信件文书,他学会了许多东西;跟着主公视察各地民情,走过司、兖之地,余应此时深刻地体会到主公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

胸中似有万言要喷涌而出,余应垂下手,在袖中努力握紧拳头,深呼吸平抑一下心情。

耳旁传来低低的抱怨声,「这都是什么策试,愚一个读书人哪知如何农商之事,更不用说军事」、「唉,这策论分明为那些做过官吏的人所设」、「岂有此理,这些细务自可交待属下经办,何用亲力亲为,只需无为而治即可」……

诚然,像杜强、魏宗这样曾做过官吏的人,这些策试题他们得心应手,下笔如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策试让他们无所适从,一个半时辰的考试时间多数人在抓耳挠腮中渡过,等到交卷的鼓声响起,看着涂抹了几行的试卷,不得不悻悻起身。

兴奋的议论声换成了唉声叹气声,抱怨怒骂声此起彼伏,那些考得好的人心中有数,默默幢憬;也有人体会到自身不足,想到三年后再试一定要多识些实务,争取能脱颖而出。

第三场是一诗一赋,这回出题权交给了杨安玄,包括孔懿在内都认为杨安玄诗赋惊才绝艳,虽然近些年未见新作,但足以称为大家。杨安玄当场欣然写下试题,诗为春景,赋为秋别。

第三场让不少沮丧的考生找回了自信,尽心将诗赋写得花团锦簇,雍公当年便以诗赋闻名于世,若自己的诗赋能得他赏识,前面两场考得不好亦不要紧。

三场试罢,欢欣也好,沮丧也罢,都在期待着半个月后成绩的公布,绝大多数人希望通过这次应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八千多份试卷,除了学宫中未参试的教师,杨安玄还有雍公府中抽调了不少官吏,组成了一百八十人的阅卷团队。明经五十题,只要看看是否答对便可,对阅卷者要求不高。

为加快效率,杨安玄将十人分为一组,每人只阅五题,百份试卷阅罢便相互交换,共百人。估计十人一天至少能看百份,百人便是千份,有个八九天便能阅完,剩下的时间可以登录成绩。

诗赋分派三十人,这项工作量小,诗赋的好坏一眼便知,估计十天也能完结评等。

重点放在策试上,策试的左上角试子们事先将自己所写的策论分类,每类都有精通的阅卷者审阅。原本审阅策论的工作量最大,可事实上审阅策论最先结束,因为大多数策论都是空洞无物,人云亦云毫无新意,要不就是雕凿词句,哗众取宠,甚至有人随便涂沫两行字塞责。

开始阅卷,司马珍之终于不再到处玩乐,带着随行的官吏入驻大成殿,察看阅卷进度。杨安玄为让朝廷官员有事做,与司马珍之商议后,让他随行的官员从那些黜落的卷子中搜寻可能的疏漏,谓之「沧海拾遗」。

杨安玄这个想法果然引起朝廷官员的兴趣,从那些黜落的卷中找出些词句华美、字体秀美的试卷,在殿中争辩不休,司马珍之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其中,用杨安玄的话说,「一言可决人前程」,这种操纵人生的感觉让人沉醉。

批阅的结果分进

士科和举人科报到了杨安玄手中,进士科的前三名分别是余应、杜骥和魏新;举人科前三是严松、何承和裴锡。余应、魏新都是雍州官员,可以直接入试进士科。

梁王司马珍之指着杜骥的名字道:「此子是故征南将军杜预玄孙,明经五十题全对,诗赋更胜余应一头,只是策论郭先生说余应胜过杜骥,孤倒觉得杜骥文采出众,言之有物。」

旁侧随行的吏部侍郎王虞插口道:「愚赞同梁王所说,杜骥应位在余应之前。」王虞,王?次子,王弘之弟。

杨安玄微微一笑,道:「梁王是朝廷派来督察科举的,既然梁王说杜骥在余应之上,那便将名字调换一下。」

说着,杨安玄拿起笔将余应圈起,勾在杜骥之后。司马珍之笑着捋须,他知道这个余应是杨安玄身边的书令史,杨安玄将他放在杜骥之后给足了自己面子。

略略商讨了一下,杨安玄按朝廷官员所说加上了几个他们看重的「人才」,最终圈定进士科取中六十人,举人科得中七百人,算起来尚不到十分之一。

朝廷官员对这份名单很满意,雍公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进士科中夹带了七名「私货」,要知道一共才取中六十人,超过了十分之一,雍公很给面子。

这些人也暗知咂舌,朝廷每年二三月对官吏征召选用,不过二三百数,而杨安玄一下子要安排这么多官吏,哪有空缺。

对于杨安玄来说,官位有的是,南益州、北雍州、梁州、北冀州有大量的位置可以分派,只怕取中的人不够分。

十月二十五日,榜单在雍公府外的粉墙上张贴,前来观榜的人如山如海,看到榜上有名欢呼雀跃,落榜者黯然神伤。

上榜者自有人前来结识,摆酒道贺,等候五日后晋见雍公后安排官职。落榜者有人打理行装准备回家,今年应试已有底气,三年后或可再战;也有人打听能否入襄阳学宫入读,一面读书一面等待三年后再试,襄阳学宫的有吃有住,还有大量藏书,比回家强太多;还可以入学庠教书,两年后就有选官吏的机会;还有人打算就在襄阳附近找份差事,襄阳各行各业兴盛,有很多就业机会,不少人动念想把家迁到襄阳。

首届科举考试算是落下了帷幕,然而事情才刚刚开始。

「今日九一八,铭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