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三十万两(1 / 2)
宋智对于孟海这个问题,还是思考了一阵子才回答道。
“朝廷当中的官员的确有钱,但是也都是在表面符合情理的范围内,这些官员可精明着呢,不会让人抓住把柄的。就像花了一千八百两纹银买下第一幅画的礼部尚书,他每月的俸禄除去他府中必要的开支,还能够攒下一百两。”
“八个月前,他与鸿胪寺卿一同接待了十几个外国使节。送走这些使节之后,皇帝圣心大悦,直接赐了一千两白银,再加上他这《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海西安市在陈大年那肥胖的身上打量了一圈,看见陈大年胸口衣襟部位鼓鼓囊囊的,他的眼睛一亮。
“不打扰,不打扰。咱们先去书房,有事情书房里面去说!”
孟海说到这里,脚步虚浮的先一步进了书房。
陈大年跟随其后。
凶虎和夜鹰两个人不明所以的互相对视一眼,又去前堂忙活了。
书房中。
孟海目光热切的看着陈大年。
陈大年愣了一下,也有些兴奋的从怀中取出来了个鼓鼓囊囊的包裹。
打开包裹,里面放着一沓银票。
陈大年一边打开包裹,取着银票,一边说道。
“这是昨天那三首诗的钱,我父亲让我先送过来。计划书是今天晚上才到限期,我父亲今晚连夜把钱算出来,明天早晨给你送来。这三首诗的钱你先点一下,除去要交的朝廷赋税,一共是三十多万两,后面那些小钱我父亲都给你折算成了碎银子,想必你平时的时候也用得上。”
孟海自然不认得银票。
但是也在上一世的历史书里见过。
这大秦的银票有将近两个巴掌大小,上面写着可兑换银票的商行,写着日期,写着处理这件事的人的名字,上面还盖着各种各样的印章。
这银票的纸张也颇为厚实,触感有点像是布匹只不过颜色显得有些发黄。
银票上的数额有一万两,五万两,还有一千两,五千两之分。
这以后他银票拿在手里面,那可是沉甸甸的。
三幅画就拍卖了这三十多万两……
孟海觉得他以后可以靠这个发家致富了,只不过物以稀为贵,如果这种说话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其实在这三十多万两当中,贡献最大的还是第二首诗“江湖行”。
王鉴当初那可是用两百两黄金外加九千两白银买下来的,一两银子折算一千铜币,一两金子折算一千两银子。
所以在这三十多万两银子当中,将近八成都是“江湖行”这首诗所贡献出来的。
没想到这些官员还没有武林人士有钱呢,下回得要多写几首武林人士的诗。
三十万两的银票,加上一大包碎银子,孟海觉得他可以颓废一辈子。
十几年以后,再来上三首诗,如此循环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