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探查(2 / 2)
终大魏一朝,另外三面虽然未曾建城,但仍旧有大批百姓居住。
待到大玄入主帝京,终于是补全了剩下的东城、西城、北城,将“凸”字形变成了“回”字形,也变成了今日外城以百姓为主而内城以勋贵官员府邸、各大官衙为主的格局。
相较于今日的帝京,玉京因为地形的缘故,反倒是还维持着老帝京的“凸”字形格局。“凸”字的上半部分是“玄都”,地势最高,“凸”字的下半部分是“玉京”,地势较低。
至于金陵府,因为地形的缘故,十分不规则,不仅无法用具体某个字形容,与方正二字不怎么沾边,甚至没有明确的中轴线。
据说,这是按照三垣、二十八宿的星象,结合金陵府虎踞龙盘、依山傍水的地理格局,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而筑,成为堪舆天象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典范,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金陵府旧城位于东南角,百姓密集,商业繁荣,大批作坊也设置在这里。权贵富商们的第宅、顶尖酒楼和行院则分布在旧城西南一带。
旧城也称内城,其外便是外郭城,相当于帝京的外城。其西北部分是黑衣人军营所在,集中了大片营房、粮仓、库房和军匠作坊,等闲不能入内,这座城中之城便是位于与军营与内城之间的位置,与整个金陵府一样,呈现出极为不规则的形状。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里其实也可以成为大宗货物的集散区域,甚至是得天独厚。这并非齐玄素胡乱猜测,而是有一定的道理。
大玄之前,海贸并不兴盛,故而金陵府的繁华地带主要集中在秦淮河一线,面向内陆,靠近大江的西北部分略显空旷,甚至沿海一线也谈不上繁华,多是渔村。
如今海贸变成大头,直接顺江出海更为便利,若是再走秦淮一线,反而有些费时费力,于是道门便将许多仓库设在定淮门一线,本意是毗邻黑衣人的军营,更为安全,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仓库距离此处也不算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