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百九十九章 熙河经略安抚使路(2 / 2)

加入书签

……

这时吴充给谢景温,唐?等一群官员寻至。

御史谢景温作为王安石姻亲,因弹劾苏轼一朝名闻天下,当时吕公著罢御史中丞后,王安石故意不让人再任,有意让谢景温成为御史中丞。

但之后其兄谢景初说你这做法太无耻了,顾及一下咱们谢家名节可否。谢景温当即为了表示与王安石划清界限,弹劾了王广渊,薛向等人。谢景温又怕王安石不高兴,又在李定之事上支持了王安石。

反正谢景温的反复此举,让王安石和大多数官员都不喜欢。

与谢景温一并在旁还有唐?。唐?与谢景温有些类似,但他更激进。

变法之初,他便附和王安石,上疏言青苗法不行的缘故是因有大臣反对,只要将韩琦等人斩了,就可以实施成功了。

王安石一看此人说法与王?如出一辙,肯定是咱们支持新法的同党啊。

于是王安石让邓绾推荐此人出任御史,官拜太子中允。

但唐?被提拔后,王安石发现他有问题。

唐?有一个习惯,就是好庙堂之是而非之。

大家都反对的,我偏偏赞成,大家都赞成的,我偏偏反对。

谢景温好歹是自己姻亲,再如何不会诋毁自己,但唐?成为御史后,是见谁都咬。此人就是个愣头青啊,简直毫无官场经验,也没有任何逻辑可言。

一般而言,用官举荐都要经过一定考核。

最基本的一个官场规矩要懂,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知道尊卑礼数,一个举荐后不说党附吧,最少不能连举主都喷吧。

最后能够进入宰执视线,至少经过好几轮的筛选,无论才干,人情世故都是上上之选。

可是唐?这人连最基本的都办不到。

但王安石当时被攻讦太急,一时用人不察地将唐?给举荐了。

王安石有些后悔了,对唐?不是那么重用了,并有意疏远。

眼下吴充从殿上退下时,谢景温,唐?二人带着一票官员逼至吴充面前。

唐?咄咄逼人地质问吴充道:“木征之叛,是令婿逼之太过吗?”

吴充大怒,唐?区区一名太子中允,居然敢如此逼问宰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